A- A+

《各報要聞》大基金一期 大砍半導體股

時報新聞   2025/11/22 09:12

【時報-台北電】大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一期」),近期正加速對早期投資布局的半導體項目進行獲利了結。這檔被視為大陸半導體產業「國家隊」的指標性基金,近期頻頻在資本市場套現,顯示其資金運作策略,進入明顯的回收階段。

 第一財經21日報導,本周(17日當周),上交所科創板兩家半導體企業:燕東微與拓荊科技相繼公告,揭露「大基金一期」的減持計畫。根據公告內容估算,這波減持金額總計超過人民幣(下同)30億元,龐大的資金流動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半導體設備商拓荊科技20日晚間公告,「大基金一期」計畫在2025年12月12日至2026年3月11日期間,透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843.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上限為3%。

 截至第三季末,「大基金一期」仍是拓荊科技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9.57%,且全數為上市前取得的原始股。此次選擇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顯示其有意降低對次級市場股價的直接衝擊,但高達3%的減持上限,仍反映出資金回收節奏正在加快。

 晶圓代工廠燕東微19日公布類似消息,「大基金一期」以「自身經營管理需要」為由,計畫在相同期間內,減持不超過2,141.43萬股,占總股本約1.5%。

 這已是「大基金一期」在2025年內對燕東微發起的第三波減持。回顧前兩輪操作,合計減持股份為2,626.72萬股,以價格區間下限估算,至少套現5.0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燕東微的另一股東北京京國瑞國企改革發展基金,也同步計畫減持1,427.62萬股,雙重賣壓引起市場側目。

 若以公告日的收盤價計算,「大基金一期」對燕東微與拓荊科技的減持金額,預估分別為5.22億元與25.97億元。

 綜觀2025年度,「大基金一期」的退場行動顯得相當有條理且具體系化。年內已有多家半導體供應鏈企業被列入減持名單,範圍涵蓋設備、製造、IC設計及封測等多個關鍵環節。

 這一連串的減持案例,勾勒出「大基金一期」現階段的操作思維:在投資項目進入成熟期後,有序地退出前期布局,達到資本循環,形成「一期回收,二、三期接力」的運作邏輯,為後續對國家半導體更前沿或「卡脖子」領域的投資儲備力量。(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蘇崇愷/綜合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