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盤前掃瞄-基本面》光罩技術熱有利台鏈;華邦電連兩月獲利

時報新聞   2025/10/22 07:53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691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4.1分,成交值為10.13億美元。

2.集中市場21日融資增為2909.84億元,融券減為321838張。

3.集中市場21日自營商買超85.55億元,投信賣超39.35億元,外資賣超2.41億元。

4.光罩大廠Tekscend Photomask(科盛德光罩)近日於東京證交所掛牌,募資規模達日圓1,566億元,象徵半導體產業前進埃製程,扮演最前端製程的光罩重要性大增加。

 供應鏈指出,光罩受汙染意謂無法提升最終良率,因此,台積電自研光罩護膜(Pellicle),主因2奈米以下光罩開發成本昂貴,製程須加上防止灰塵與顆粒的護膜,做為關鍵防護程序,顯示台積電維持採EUV設備生產A14、A10製程;法人分析,前端製程難度提升,有利台灣光罩(2338)、設備廠天虹(6937)、家登(3680)等相關概念股營運。

5.華邦電(2344)受惠市況回暖,營運持續轉強,8、9月連續兩月繳出獲利成績單。根據公告,華邦電9月自結合併稅後純益11.69億元、年增3倍,每股稅後純益(EPS)0.26元。8月稅後純益7.22億元、年增逾8倍,EPS0.16元,顯示記憶體市場供不應求,華邦電營運步入復甦軌道。

6.AI伺服器與顯示卡需求全面升溫,帶動景碩(3189)營運延續上升動能,今年ABF載板以顯示卡應用為主要成長引擎,訂單能見度達4個月,隨輝達GB系列平台放量,產能利用率可望提升至85%,毛利率同步走揚;BT載板則受惠記憶體市場復甦,價格有望自第三季起進入上漲循環,為整體營收與獲利增添助力。

7.京元電(2449)繼今年初租下頭份廠後,再有擴充測試產能動作,21日董事會通過,以總金額新台幣44.65億元新租楊梅廠,租期長達10年,該公司表示,目前AI訂單需求強勁、產能滿載,今年以來持續進行擴產,2026年營運可望維持成長動能。

8.今國光(6209)今年業績表現強勁,累計前九月營收24.3億元,年增39.13%。董事長陳慶棋表示,今年主要營運成長動能來自紅外線鏡頭、車載鏡頭以及物聯網(IoT)鏡頭;展望第四季,預期紅外線鏡頭、車載鏡頭及IoT鏡頭仍會是主要成長動能,照目前訂單估算,若無意外變化,10月業績應可優於9月,而第四季營運應會比第三季好。從產品占營收比來看,目前最高為紅外熱成像鏡頭,為53.13%,單眼相機鏡片16.42%,車載鏡頭13.65%,IoT鏡頭9.4%,工業用鏡頭2.77%,其他部分4.63%。

9.華擎(3515)推動旗下兩小金雞IPO進程告捷,繼永擎(7711)順利通過轉上市、預計11月下旬掛牌後,東擎科技(7710)亦將於月底登興櫃。兩家子公司今年營運表現皆維持成長,明年更在已掌握訂單需求下,可望再進一步躍升。

10.上銀(2049)董事長卓文恒表示,景氣前景難料,但受惠於機器人、半導體、大型基礎建設、自動化及電動車等產業訂單助攻,上銀明年營運挑戰成長。其中AI物流機器人預計明年初出貨,送交物流產業產線使用,明年機器人相關產品營收占比將首度突破10%。(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