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華科PCB雙雄 搶攻AI商機;鴻海集團拚機器人轉型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585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8分,成交值為17.64億美元。
2.集中市場22日融資減為2515.45億元,融券增為264434張。
3.集中市場22日自營商賣超10.27億元,投信賣超11.63億元,外資賣超163.98億元。
4.AI伺服器需求延續高檔,帶動華科(PSA)集團兩大PCB廠瀚宇博(5469)、精成科(6191)營運升溫。兩家公司在第二季表現雖各有消長,但下半年皆鎖定AI、高速運算與邊緣運算市場,分別透過產品線區隔與併購整合,強化競爭門檻,營運展望維持樂觀。
5.意藍(6925)總經理楊立偉日前在法說會表示,AI智能搜尋業務(AI Search),目前鎖定四大類型客戶,第二季成功導入多項大型專案,推升第二季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法人表示,AI智能搜尋業務帶動,意藍下半年營收可望逐季走高。
6.引領台股的半導體供應鏈近期傳雜音,不過,興櫃市場中,早在半導體先進製程搶得商機的二檔高價股鴻勁(7769)及竑騰(7751)近日逆勢創高,市場法人看好,台股仍為數不多的先進製程設備廠商中,鴻勁及竑騰未來持續受惠客戶強勁需求,不僅今年營運可望雙雙成長,未來將持續轉化為推升營運動能。
7.鴻海集團全力朝機器人轉型,旗下廣宇(2328)、鴻準(2354)均啟動史上最大轉型計畫,廣宇收購歐洲軸向電機廠進入協議階段,切入用量龐大的機器人關節馬達;鴻準斥資認購RoBoTemi特別股,介入智慧服務機器人設計,截至今年第二季底,鴻海、廣宇、鴻準母、子公司現金部位合計突破新台幣9,000億元,成為巨變的大環境中,最有底氣轉型機器人的陣營。
8.竹陞科技(6739)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5.73元,賺進半個股本,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公司展望樂觀,在手訂單相比去年同期是三位數的高成長,預期第三季營收季增率上看20%。
9.豪展(4735)營運火力全開,董事長莊明輝表示,公司已完成「四大領域、五個新產品」的布局,包括霧化器、蟲咬機、血氧機與吸乳器,加上溫度計、血壓計等主力產品線成功打入日系大廠歐姆龍(Omron)供應鏈,帶動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2026年將啟動新一波成長力道,2027年進入爆發。
10.歷經近半年來進口車關稅紛擾與貨物稅補助不確定因素纏身,國內車市陷入冰凍,民俗月到來再進低谷,不過隨朝野已對新版汽機車貨物稅加碼補助達成共識,政策曙光乍現,產業氛圍悄然轉變。由於最高補助額上看10萬元,若下周順利三讀通過,最快9月中下旬上路,正好銜接民俗月結束,將為車市注入強心針。
11.ETF領導品牌野村,再次領先市場,推動台灣首檔跨境ETF-野村日本東證(009812)正式連結日本最大、也是亞洲規模第一大的ETF「NEXTFUNDS東證股價指數連動型上市投資信託(1306.JP)」,將於9月18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掛牌。
12.台特化(4772)因有價證券近期多次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公告7月自結獲利,7月營收0.88億元、年增31%,稅前盈餘0.47億元、年增52%,稅後純益0.42億元、年成長35%,EPS達0.28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