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股》星宇航空7月營收逆增 台灣虎航減幅最大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國籍四家航空公司公布7月營收,由於國際局勢、匯率及赴日人數等因素下滑,普遍呈現年減趨勢,其中,星宇航空(2646)因新機加入營運,營收逆勢成長,台灣虎航(6757)則因日本線轉淡,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雙位數最大,長榮航(2618)及華航(2610)則年減個位數。
長榮航空7月合併營收達184.93億元,年減6.96%,其中,客運營收119.68億元,貨運營收達45.45億元;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1,287.44億元,年增1.24%,創歷年同期新高。
7月客運市場步入傳統旺季,雖受國際局勢與匯率波動等因素干擾,然訂位量仍隨出發日接近而穩健提升,歐美長程線平均載客率達8成5,短程及區域旅遊航線亦因暑假展開而湧現客量,東南亞峇里島、宿霧及峴港等航線載客率達9成以上。
貨運方面,7月電商平台促銷活動,帶動電商需求略為升溫,同時台灣AI伺服器及半導體設備、東南亞服飾與汽車零件量能穩定,長榮航空持續充分運用客機腹艙運能,並適時調整貨機機隊運力配置,整體貨運營收穩定增長。
華航7月合併營收177.4億元,年減3.3%,為歷年同期次高。其中,客運收入106.51億元,月增3.48%;貨運收入56.33億元,月增5.64%。累計前7月營收1218.02億元,年增3.9%。
展望9月,華航看好歐洲市場持續暢旺,法蘭克福、維也納、捷克及阿姆斯特丹等航線,預估訂位率皆可約8成以上;另外甫宣布12月3日開航的台北-鳳凰城首航現正有86折優惠價,最低TWD22,790元起(未稅)。
貨運方面,7月貨源持續穩定增加,貨收亦相比去年同期有8.33%的成長。7月起美國陸續公布各國的對等關稅,至8月初正式上路前,空運急單效應推升各地往美航空貨運市場需求,加上AI伺服器、半導體與高值電子貨品等供貨持續強勁,相關包機需求湧現。華航持續關注關稅實施後對市場供需的變化,充分利用客貨機運能,積極爭取高價包艙及臨時加包機貨源。
星宇航空7月合併營收為40.12億元,年增16%;前7月累計合併營收259.76億元,年增31%,創歷年同期新高。其中,7月客運營收31.81億元,年增5%,貨運營收為4.78億元,年增59%。星宇航空第二季起增加2架新機,提升載客人數,持續貢獻7月營收;針對美方宣布對台灣進口商品課徵20%關稅,星宇將持續關注市場動向,並視情況適時調整相關應對措施。
台灣虎航7月合併營收13.91億元,年減14.5%,主因受地震、關稅、經濟不穩定等大環境因素影響,累計前7月營收98.45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今年以來累計班次數成長2.1%,累計旅客人次增加1.9%,旅運需求仍屬穩定,且8月暑假旅遊熱潮帶動載客率突破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