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廣宇拚機器人挹注明年營收;偉訓跨足聲學元件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29.734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2.05角,成交值為14.32億美元。
2.集中市場23日融資增為2244.38億元,融券減為233144張。
3.集中市場23日自營商賣超13.40億元,投信買超29.76億元,外資賣超148.83億元。
4.廣宇(2328)23日參加法說會,據法人轉述,廣宇董事長李光曜看好人形機器人將在2028~2030年進入爆發期,廣宇已與中國特定機器人公司合作,希望提前二至三年介入機器人產業,參與制定行業規格,今年底就會開始交付結合IC及線束的神經網絡線束,明年機器人將開始挹注營收,並訂出機器人營收占比50%的中長期目標。
5.半導體業者海內外大擴產一觸即發,隨著新廠工程陸續發包,台灣五大機電與無塵室系統工程廠訂單滿手,估在手訂單已衝破5千億元,其中累計在手訂單逾2千億元的亞翔(6139)挾著訂單拔得頭籌的利多,不但輕騎站上300元關卡,還順勢亮燈漲停,另以逾千億元緊跟在後的漢唐(2404)亦由黑翻紅,雖只有0.16%的漲幅,但仍無礙其再創新天價的高度,雙雙成為台股衝破美伊衝突風暴中的新生機。
6.電源暨機殼廠偉訓(3032)23日宣布,已完成對全球聲學大廠Amber Investment Partners Limited(AIP)全數股權與可轉債的收購,總交易金額約1.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4.5億元),正式取得100%控制權,預計7月完成交割,並啟動資本優化與整合綜效。法人預期,併表後每年將為偉訓增加約700萬美元(約新台幣2.08億元)利潤貢獻,對2026年起整體營運帶來實質挹注。
7.電源管理IC廠茂達(6138)23日舉行法說會,首季每股稅後純益(EPS)2.55元,優於市場預期。董事長王志信指出,第二季營收顯著成長,即便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獲利仍可較首季成長,第三季在風扇馬達驅動IC持續成長下,營收有望再締新猷。
8.先進製程需求強勁,帶動設備廠業績,弘塑(3131)表示,目前公司產能維持滿載,客戶需求相當強勁,並沒有受近期國際情勢變化衝擊,匯率影響方面,公司會將部分機台報價改以新台幣或人民幣,以減緩匯兌損失,預期公司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且全年營運成長樂觀。
9.看好半導體產業的前景,台灣最大的資訊服務委外業者緯軟(4953)於上周第二屆WITS Next VIP Meetup時,宣布成立半導體新事業單位,宣示該公司由IT服務跨足至IC Layout領域。因應新事業的發展,將進行組織升級,已成立具備實戰經驗的團隊。
10.時序邁入夏季電價時點,加上新廠挹注,台汽電(8926)、大汽電(8931)等油電燃氣族群收益進補提振。台汽電旗下森霸二期機組去年第三季開始試運轉,今年第二季正式取得電業執照,5月20日開始商轉,能量費率與容量費率均可按PPA完整收取,有助於提升售電收入。(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