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金融》大神專訪/小車17年翻出千萬資產

時報新聞   2025/06/13 11:06

【時報-台北電】韓劇《異能》中,高中生金奉錫遺傳了特務父親的「飛行」特異功能,卻直到遇到反派才發現自己擁有超能力。投資世界裡,有些人天生適合存股,只是時機未到,尚未察覺;財經作家小車便是其中一例。接受《旺得富》專訪時,她展現出一系列符合成功存股者的特質,但她坦言,直到39歲才真正理解自己所做的事叫「存股」。

 對小車來說,2008年,30歲那年,是她財富人生的分水嶺。她透露,過去投資態度保守,懶於研究,積蓄多放在定存和儲蓄險,對股市則抱持老一輩人的刻板印象,「覺得股市像賭場,稍有不慎就會傾家蕩產」。

 然而,父親在那年因病去世,小車接手了父親市值約3、4百萬的南亞(1303)與亞泥(1102)兩檔股票。這是她首次接觸股市。她回憶,兒時每年7、8月看到父親的股利通知單,只知道會收到錢,卻不懂其意義。接手股票後,她效法父親將股利再投入,誤打誤撞踏上存股之路。

 真正有意識開始存股,是在她39歲那年。小車表示,過去每年用股利再投資,但她不以為意,只當是生活中的小確幸,直到2017年,南亞股利大爆發,單股配息高達4.5元,股利收入幾乎等同年薪一半,讓她開始重視股利收益,積極閱讀以股利為主要獲利方式的理財書。她稱理財作家陳重銘的《6年存到300張股票》是她的啟蒙良師,也因此才了解,原來她這些年一直在做的就是「存股」。

 有了理論基礎,2018年起,她開始將積蓄分批投入股市。當時存款約300萬,留50萬備用,其餘分4年投入,加速累積股票張數,目標是打造穩定的股利現金流。首批買入的標的為抗跌、配息穩定的官股金控如兆豐金(2886)、華南金(2880)和合庫金(5880),因為這些公司盈餘分配率超過7成,且股利列入國家預算,「這些公司必須想辦法擠出錢配息。」

 隨著財商知識提升,疫情期間她也開始逢低買入科技股,增添成長動能。2020年8月,她以零股方式進場台積電,首批買在438元,累積至今持有2張。2021年5月起,她買入統一FANG+(00757),經歷股價波動,從45元買到54元再跌至31.99元,持有均價約49.2元,帳面最高虧損達35%,約30萬元;直到2023年5月才解套;她坦言,這段期間靠著定期定額與逢低加碼,堅持信念才走過難關。

 同期,2022年金融股大漲,殖利率卻不再物美價廉。她在1月與4月調節部分華南金和合庫金持股,換成元大高股息(0056),不過當時尚未完全理解分批買入的重要性,一次買入27張0056,均價約33元,股價後一路下修至23.49元,後來反彈,直到2023年6月中才脫離套牢。

 2023年9月,她在第一金(2892)除息後也將第一金納入部位。隨著投資策略調整,華南金近年改以現金股利配息,現金殖利率不及高股息ETF,2025年她陸續賣出華南金,轉買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搭配0056組成月月配股息。

 如今,小車以累積千萬資產,回首近17年投資經歷,她體悟到,市場系統性下跌並非個股本身問題,而是大環境因素影響,不必過度恐慌,優質標的終會回到合理價值,只需耐心等待開花結果的時刻。(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李宸緯)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