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泰福-KY(6541)首個生物相似藥年底在美上市,明年營運拚轉盈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泰福-KY(6541)經營團隊今(25)日表示,2025將是關鍵轉型,也是創造歷史的一年,上半年營收已接近300萬美金,目前接觸的客戶專案約有25個,合約總額約7180萬美金,近4成來自商業量產。董事長盛保熙表示,2026年業務結構將大幅轉變,已訂下營運轉虧為盈目標。至於關稅影響,他說,客戶毛利高很高,就算關稅提高,只要調整行銷費用就可,客戶樂意接受漲價。
泰福在CDMO業務品牌整合後首度參展,由董事長盛保熙、執行長Steve Lam親自領軍,率領商務長Marc Goemans及全球業務發展團隊。面對全球產業及國家政策快速變遷的競爭環境,泰福生技持續在全球最大醫藥市場美國針對客戶需求擴建商業量產廠區,旗下聖地牙哥廠2000升產能擴建計畫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預計將於2026年第一季正式啟用。
經營團隊指出,整合之後最重要的目標是轉虧為盈,第一步是營收規模的擴大,今年上半年營收已經接近300萬美金,與過去相比,今年一定會是創造歷史的一年。過去泰福在CDMO的專案規模相對比較小,營收也相對不穩定,希望透過這次的整合,讓CDMO業務逐步成為穩定、長期的收入來源。
過去多年在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的投資也要活化,TX01在2022年於加拿大拿到藥證,2023年由Sandoz上市。2024年產品收割拿到美國藥證,成為台灣第一個拿到美國生物相似藥藥證的產品。更重要的是,TX01的成功將讓泰福的聖地牙哥廠成為美國具備商業量產能力的廠房,並讓客戶清楚看到我們實際的運作與發展能力。
TX01已經委由全球藥品大廠Cipla在美銷售,合約價金分三部分,包括簽約金(約450萬美元的現金流)、上市後一年的里程碑收入,以及達到特定銷售額後的權利金收入。聖地牙哥廠完全負責TX01在美國市場的生產製造和品質控管,此也將帶來細水長流的CDMO供應收入。目前規劃,今年底在美國上市。
生產方面將採雙基地,竹北廠專注於前期開發及實驗室部分,包括500升的產能,以提高效率。竹北廠六樓已完成ADC(抗體藥物複合體)實驗室的建設,並有ADC專案進行中,預計2026年第一季將生產500升之GMP生產批次。聖地牙哥廠聚焦於後期商業量產和產品上市,在原有4個1000升產能的基礎上,再增加2個2000升的產能,預計2026年開始接單。未來的擴廠計畫中,除了目前的兩個2000升,還有空間再增加兩個2000升,甚至考慮增加5000升的產能。
截至7月,公司正在追蹤約25個CDMO專案,總合約金額約7180萬美金。過去主要偏重前期開發,現在已相對平均,有將近40%來自於商業量產製造,顯示客戶對產能和品質管控有信心。客戶區域分佈,約45-50%的客戶來自美國,主要服務中小型客戶,未來50%以上的新藥開發將來自缺乏自己的生產廠房的中小型公司。
盛保熙表示,2026年業務結構將大幅轉變,內部已訂下營運轉虧為盈目標。至於關稅影響,他說,公司在美國有製造廠,對現有客戶的關稅影響不大,一半客戶即使有輕微的關稅增加,由於其產品毛利率高,如非學名藥可能達到90%,就算成本提高讓生產成本占比從5%提高到7.5%,只要調整行銷費用就可,客戶樂意接受漲價。
他說,美國對於西藥關稅這塊相對敏感,不敢隨意大幅加稅,主要是藥品稅率相對其他產業非常低,關稅收入對美國總體財政貢獻不大,但關稅調整對美國民眾影響卻很大,如果造成藥價上漲,可能對川普政府帶來負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