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南僑注重分散市場,關稅衝擊影響不大,旗下中國餐飲業績優於去年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南僑(1702)今(3)日舉行股東會,針對近期關稅與匯率影響,南僑副董事長陳正文表示,泰國業務是面向全世界,除了美國外,中國大陸、歐洲、紐澳與東南亞等,衝擊是有,但是長期注意分散市場,影響不大。
南僑總裁李勘文表示,中國大陸主要做內需市場較無影響,若分開看,台灣外銷美國佔比不多,除冷凍麵糰、急凍熟麵有一小部份外銷,影響不是很大。至於外銷以泰國為主,其中約1/3銷到美國,加上關稅是相對比較,泰國競爭對手越南關稅更高,日本因為成本本來就高,加上關稅就更沒競爭力,至於中國大陸也是泰國銷美國很大競爭對手,但關稅拉得更高。
李勘文指出,泰國做的大部分是ODM/OEM,關稅應是進口商或品牌商自己要承擔吸收,當然等關稅稅率確定後難免會有客戶來談判要求是否幫忙吸收。至於產品要看美國受否有自己生產的能力,如果真有能力應該早就生產而不會從國外進口,以比較大宗的嬰兒米果來看,從米的原料跟製造技術,泰國在亞洲是獨佔鰲頭。
不過,李勘文也強調,新台幣升值是有利,但經營環境很辛苦則是全球都一樣,現在進入夏季電價,ESG要追求,加上天然氣今年大幅漲價,極端氣候變化也讓原物料供需不平衡造成價格上漲,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好處很快就抵銷掉,同時也影響消費信心。
至於是否將赴美設廠,李勘文表示,到美國設廠不容易,所有成本都會提高,若是以代工為主,絕對都要在生產有競爭力的地方,所有可能都會評估考慮。
至於中國大陸市場,陳正文表示,目前中國大陸經濟仍復甦中,但美中關係並未和緩,而兩個大人打架,企業不會太好過,消費市場還是很保守,內卷嚴重,前幾年疫情期待疫情後復甦,廠商都把自己生產擴充很大,結果遇到這些經濟衝擊,供過於求的現象明顯,消費明顯降級。
不過陳正文指出,南僑旗下在中國大陸的餐飲無論是來客數與業績都比去年好,但人均消費並未提高。過去商務宴請客過去商務宴請豪客一擲千金的場面這兩年比較少見,一擲千金的場面這兩年比較少見。
李勘文指出,南僑集團合併營收各主要地區占比分別為中國大陸約60~62%、台灣約20~22%、泰國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