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經濟》川普2.0新頁揭幕 《大而美法案》重點、爭議一次看

時報新聞   2025/07/02 16:34

【時報-台北電】所謂《大而美法案》,核心是延長川普第一任期的減稅政策,將原本即將到期的措施永久化。這項計畫需動用約4.5兆美元的經費,川普政府提出的補償方式是從其他項目削減1.2兆美元開支。

此外,該法案也兌現川普去年競選承諾,小費和加班費免稅,部分汽車貸款利息抵扣,以及年收入不超過7.5萬美元的老年人可享受6,000美元的減稅等。該法案還包含多項與企業相關的減稅措施。

另外,自從川普去年上任以來,便把驅逐非法移民作為首要目標,如果《大而美法案》在眾議院表決通過,該法案將為川普的邊境和國家安全項目提供約3,500億美元資金,其中包括460億美元用於修建美墨邊境牆,450億美元用於建設10萬個移民拘留設施床位。此外,這筆資金也將用於聘用新的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官員、增派邊境巡邏人員。

簡單來說,川普希望他的「大而美法案」能延續其減稅政策,增加軍費開支,並為他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驅逐出境和邊境安全計劃提供資金。不過,該法案削減醫療補助、大幅提高債務上限的計劃引發了巨大爭議。

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是川普從去年競選開始打出的口號,如今藉由《大而美法案》的通過,距離實現他的理想只差一步。然而,該法案許多地方備受爭議,馬斯克便在社交平台上痛批此法案過於「瘋狂」,其他如削減醫療支出、削減綠能產業稅收抵免等措施也招致業界人士質疑聲浪不斷。

為了提高邊防與國防預算,川普透過大幅刪減支出來補足經費,其中,「醫療補助」計畫首當其衝,包含削減醫療及食品補助,該法案規定領取這兩項補助的受益人必須每月工作至少80小時才符合資格。根據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估,到2034年,美國將有1,180萬人失去醫療保險,並有300萬人無法領取時物補助券。

CBO分析,《大而美法案》的減稅措施,將使美國最富裕家庭的收入增加1.2萬美元,然而最貧窮家庭的年收入恐將減少1,600美元。

另外,《大而美法案》提高美國舉債上限,來到了5兆美元。根據CBO預估,此舉將使美國赤字達到平均每年7%的水位,並且至2034財年的國債將增加逾3.3兆美元。

此外,綜合外媒報導,參議院版本刪除原草案中具爭議性的第899條「報復性稅制」條文,此條款原意在針對未配合美國企業稅務政策的他國,採取反制措施,但因與G7達成國際稅負共識,最終遭到移除。

馬斯克去年幫助川普競選總統大位時,便曾承諾將幫助美國政府合理並有效率地刪減支出。在川普如願上位後,成立了政府效率部門(DOGE),並由馬斯克領軍,盼望能夠兌現競選承諾。然而,兩人對於所未刪減支出的觀點及意見相左,在《大而美法案》草案成立之後,馬斯克對其提出了質疑,引發川普不滿,這樣的矛盾持續激化至馬斯克離開DOGE,並最終導致現階段兩人隔空互咬的戲碼。

《大而美法案》將美國舉債上限提升至5兆美元,對於馬斯克來說,這項政策無疑是和他當初擔任DOGE部長的初衷:有效率的減少支出,幫助美國還債背道而馳。在法案表決期間,馬斯克在X上發帖,指責《大而美法案》將債務上限創紀錄地提高5兆美元是「瘋狂的」,這是一個「債務奴役」法案,並表示「是時候建立一個真正關心人民的新政黨了」。

另外,法案中大幅刪減電動車補助,可能也是馬斯克大為光火的原因之一,特斯拉長期以來受益於電動車補助,每輛車可抵免7,500美元(約22萬新台幣),如今法案的刪減將使特斯拉銷量收到衝擊。自從馬斯克與川普交惡之後,特斯拉股價一瀉千里,7月1日收盤價300.71美元,離去年12月高點488.53美元越來越遠。

雖然在法案的最終版本中,取消了針對使用來自中國進口零件的風電、光電消費稅,但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仍然提出警告,認為法案依舊會對再生能源產業造成衝擊,內容中提到,現有的項目必須在2026年前開始建設,始可享有稅收抵免,若在之後才開始建設,則必須在2027年前投入使用。

反對方認為,此舉恐阻擋千個開發中的專案,導致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停滯不前。SEIA的CEO表示,如果法案最終成立,美國家庭將面臨電費高漲、失去工作的困境。

雖然《大而美法案》將大大衝擊再生能源產業,但對半導體公司來說卻是一大利多。法案指出,2026年之前在美國設立新工廠的公司,將享有35%的投資稅抵免,包括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等都有望加大在美投資力度,顯示出川普大力實現美國製造口號的決心。(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吳英楷)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