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用電大增 陸拚核融合發電
時報新聞 2025/10/04 11:11

【時報-台北電】隨著科技快速發展,用電量持續攀高,為滿足迅速增加的用電需求,大陸也加入全球研究發展核融合發電的行列。
近日隨著大陸核融合(陸稱核聚變)裝置BEST建設取得關鍵進展,有行業專家認為,最快2030年就能實現用核融合發電。
大陸能源局王宏志日前表示,今年7月份單月用電量首次突破1兆千瓦時大關,是日本全年用電量總和,也相當於美國一季的用電量。
當前全球進入以AI為主的科技競賽中,電力將是關鍵要素,美國、日本、德國等都宣布將發展核融合發電。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稍早宣布,位於安徽合肥的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成功完成主機關鍵組件杜瓦底座的安裝工作,為後續核心部件安裝奠定基礎。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黃雄一表示,BEST項目採用緊湊高場超導托卡馬克技術路線,運用高性能超導磁體和氘氚聚變燃料等新技術。杜瓦底座的成功安裝,代表大型部件安裝階段正式展開,接下來將陸續安裝磁體、真空室等核心部件,最終形成確保托卡馬克運行所需的真空環境。
據介紹,該項目於今年5月啟動總裝工作,預計在兩年後完工,力拚在全球首次實現聚變能發電演示。到2030年,有望透過核聚變技術點亮第一盞電燈。陸媒引述行業專家認為,BEST如此快的進度將讓大陸最快2030年就實現用核融合發電。
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張杰9月底曾表示,他的團隊已於去年底在上海嘉定啟動研究基地建設,將在上海打造第一座核聚變能電站,希望於2045年實現商業運轉,且運用團隊提出的點火方案,最終發電成本將只有美國核融合發電的一半。(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賴瑩綺/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