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中美稀土競賽!陸端加工技術 換馬國礦產

【時報-台北電】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正遭遇劇烈重組,中美兩大強權在稀土等領域的布局正加速進行。為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美國政府2日傳出將直接入股澳洲的關鍵礦產公司,以確保未來供應穩定。另一方面,中國也正和馬來西亞初步磋商,計畫以長期管制的稀土加工技術,換取馬國豐富的礦產資源。
路透2日報導,全球關鍵礦產重鎮的中國,4月為反制美國關稅政策,對部分稀土產品實施出口管制,衝擊歐美汽車製造商。為此,美國正積極建立替代的礦產供應鏈。關鍵礦產包含鋰、鈷及稀土等,是清潔能源、半導體及國防武器等領域所用技術的必需原料。
15家澳洲關鍵礦產公司9月組團訪問華盛頓、紐約,並會見美國高官。代表團成員之一、澳洲石墨公司International Graphite執行長沃蘭德(Andrew Worland)透露,美國政府已提議直接入股澳洲的關鍵礦產公司,作為其擴大供應並降低對中國依賴的一籃子融資計畫的一環。
沃蘭德表示,美國官員對澳洲企業說,「你們帶著提案來,我們會評估並設法透過現有的各種融資管道與計畫來促成它。」融資途徑可能包括傳統債務、附帶認股權的債務融資,以及承購協議,即美國可能預先付款以確保供應,並納入國防庫存。沃蘭德指出,目前的重點是讓項目在2027年前準備就緒。
美國政府此前已有入股在美上市關鍵礦產公司的前例。北美鋰礦巨擘美洲鋰業近日表示,美國能源部已入股該公司,取得5%股份。美國能源部長萊特(Chris Wright)指出,這是制衡中國在鋰資源市場主導地位的必要措施。
另一方面,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與馬來西亞正就一項稀土加工計畫進行初步談判,馬國主權財富基金國庫控股(Khazanah Nasional)可能與一家中國國有企業合作,在馬國興建一座稀土精煉廠。
若此事成真,將是中國的重大政策轉變。過去中國嚴禁其先進的稀土加工技術出口,但現在準備以此換取開採馬國尚未開發的稀土礦藏,以保護其產業主導地位。此舉也有意藉此限制澳洲稀土巨頭萊納斯(Lynas Rare Earths)在馬國的發展。(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蘇崇愷/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