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隆市府回應民意 騎樓開放停車增加兩處路段

【時報-台北電】長期以來,基隆市部分住宅區因建築物未設置附屬停車空間造成停車位不足問題,導致居民常將機車停放於騎樓遭到檢舉而被開罰。為改善此一情形,基隆市政府成立「騎樓使用管理小組」,針對市民陳情熱點進行現勘與綜合評估,並於114年度公告新增兩處路段,開放部分騎樓空間供機車停放。
此次新增路段位於中山區和信義區,包括信義區的深澳坑路8之41號至8之50號、10之6號與10之7號;以及中山區的中和路164巷13至19號、16至26號、168巷13弄1至37號、167至198號之4。這些路段所在的社區多為老舊集合住宅區,缺乏停車空間。市府經過現場勘查後,確認這些路段符合安全與通行標準後開放部分騎樓區域。
部分居民反映,將機車停放在騎樓後,卻遭遇檢舉和罰款。以中山區的中和路為例,當地居民指出,整排機車多年前便停放在騎樓,從未被取締,然而在短短兩天內,卻因為遭檢舉而開出了多張罰單,讓住戶感到非常措手不及。
信義區深澳坑路亦有類似狀況,當地社區反映,在近期數月內多次遭檢舉,部分住戶於短時間內收到多張罰單。居民認為,在確保行人通行空間的前提下,應檢視是否能有更彈性的停車安排,並希望市府持續釐清政策方向,減少民眾在使用公共空間上的不確定性。
市府此次公告開放措施,係依據現場條件審慎評估後辦理,在通行與安全無虞的前提下,納入開放範圍。評估內容包括騎樓淨寬、通道順暢度、居民使用習慣及公共安全等。所有開放路段將設置清楚標示,劃分停車與通行空間,供民眾辨識使用,未來也將視實際狀況與民意反映,研議擴大或調整開放區域,期望在保障行人通行的同時,兼顧居民停車需求。
市府亦指出,騎樓屬於公共空間,其使用需在便利性與安全性間取得平衡。除公告開放路段外,其餘設有「綠腳丫」標誌的騎樓區域仍為行人專用空間,不得停放機車,違者將依法取締。該標誌政策與友善行人環境有關,目的在於保障行人通行權益,提升都市整體空間品質。(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