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卓揆:立院應為自己錯誤修法

【時報-台北電】為解決《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13日與全國22縣市地方政府召開研商會議共謀解方。卓榮泰表示,今年3月12日赴立法院進行口頭報告,在《財劃法》覆議文及報告文中均清楚載明新版《財劃法》條文內容矛盾錯誤,許多餘數無法分配,但覆議案遭立院否決,因此行政院沒有任何立場就新版《財劃法》錯誤部分做任何動作,唯有立院應對自己造成的錯誤向國人負責,並進行修法,請立院勇敢面對。
卓促縣市首長 須面對3大問題
會後,卓榮泰表示,他在會中請與會縣市正副首長共同面對三大問題,一、中央政府預算在新版《財劃法》規定下,將無法籌編,主因是中央4165億元財源將撥至地方統籌分配稅款中,等於中央歲入減少4165億元,且增加支應國防、外交、公共建設、科技預算及依法債務還本等經費,中央舉債已達2992億,如中央需同時維持2501億元一般性補助款的編列,以及其他計畫型補助款的編列,將違反《公債法》所定15%流量上限,因此中央無法對地方再支應相同的補助。
他認為,新版《財劃法》既然要落實地方自治精神,事權理應連同回歸地方,這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至於哪些地方自治事項該回歸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自行負擔,或與中央依比例來分擔,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蔣萬安諷中央忙啥 盧秀燕批拖延
卓榮泰指出,整體分配計算公式偏重人口及營業額指標,未考量人口結構差異、土地管理成本、農、林、漁、牧、工、商等各種發展條件,致使城鄉嚴重失衡,因此如何訂定一個可長可久、長治久安的《財劃法》,解決目前面臨的重大國家財政危機,是第三項必須面對問題。
他也歸納首長談話重點指出,一、普遍認為新版《財劃法》法條存有問題、計算公式錯誤,必須尋求解決;二、不論統籌分配稅款獲配多寡,多數縣市正副首長認為必須重新檢討水平分配,也有首長提到「獲配多的、獲配少的,必須將心比心,以取得城鄉均衡」;三、普遍認為應尊重地方制度精神,將地方自治應辦事項回歸地方政府承擔,只是地方縣市首長希望中央清楚說明回歸地方事項內容;四、普遍認為全盤檢討《財劃法》是未來必須走的途徑,而不僅只針對計算公式錯誤進行修改而已。
卓揆歸納的重點,從責任歸屬、修法範圍等,與藍營縣市首長看法不同,形同各說各話。他們認為,是行政院遲不提自己的修法版本,如同台北市長蔣萬安也暗諷為什麼中央那時候修法沒有提出來,這時突然想到?答案大家心知肚明、非常清楚。台中市長盧秀燕強調,問題出在算式而非立法;藍營縣市首長一致要求,一般性補助款要優先解決,不應改成申請制,應維持現狀,中央不應以修法為名,實際拖延或刪減地方財源。
藍委稱僅有小瑕疵 不必全部重來
但行政院祕書長張惇涵提到,會中有縣市首長詢問公式計算錯誤,能否用行政院解釋的方式處理,他回覆公式沒有辦法解釋,《財劃法》白紙黑字寫的公式在法律裡面,如果不修法的話,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要求國民黨面對錯誤並道歉,朝野理性修訂出公平、可行的《財劃法》。藍委賴士葆則說,第一個公式設計沒有問題,只有離島部分有小瑕疵,政院不要魚目混珠,趁火打劫,想要把離島的計算問題擴大成全部重來,這個不能接受;整套《財劃法》只有16-1條有瑕疵,立院很快的來修沒有問題,但不同意全部重來一遍。(中國時報一王千豪、陳薏云/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