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政治》韓國新總統李在明就任百日 面臨內外雙重挑戰

時報新聞   2025/09/10 11:43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韓國總統李在明即將就任100天,韓國官媒韓聯社表示,李在明以務實的外交政策為自己贏得不少的聲望。但是,接下來的挑戰並不少,例如,如何真正應對川普的新關稅政策,以及朝鮮仍然不願重修舊好等。

 在前任總統尹錫悅,因在2024年底實施戒嚴失敗,慘遭國會彈劾後,故李在明一上台,就急著要穩定動盪的國內政治,以及實現韓國的團結一致。9月12日,正是6月宣誓就職新總統的李在明,上任後的第一個百日。

 政治專家指出,目前韓美的貿易談判結果還沒完全確定,但韓國已為自己爭取到,跟日本與歐盟旗鼓相當的輸美關稅,同時,也暫時頂住美國農業產品大舉入韓的壓力。

 8月底,李在明曾赴美見川普,為韓美同盟奠定正面的基調,不過,還是有部分沒有解決的問題,像是28500名駐韓美軍未來所要扮演的角色等。在這趟訪美行程前,李在明先走訪近日剛辭職的日相石破茂,顯示要強化韓日美三邊合作的決心。

 李在明強調自己的外交政策,就是要加強跟美國的同盟關係,同時,在核武研發愈來愈精進的朝鮮,已跟俄羅斯軍事關係愈來愈好,故韓國也要增強與日本的關係。

 韓聯社表示,川普政府奉行的是保護主義,也就是一切都是以美國第一的政策,未來韓美關係不一定會很順遂。上周,美國移民機構ICE突襲逮捕,並拘留300多位在美國喬治亞州韓國工廠工作,但沒有合法簽證的韓國人。

 面對接壤的朝鮮,李在明採取的是,願意和解(conciliatory)的態度,包括在兩國邊界停止使用軍用大聲公廣播,以及不再發送不利金正恩形象的政治文宣傳單等。

 在上次跟川普的峰會上,提議跟金正恩恢復對話的李在明,甚至願意充當跑在前面的領跑員(pacemaker),好讓川普順利扮演和平締造者(peacemaker)的角色。無奈的是,金正恩卻選擇站隊中國大陸以及俄羅斯。

 分析師認為,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將於10月初選出石破茂的後繼者,日本政局將會出現更多的不確定性。在國內方面,支持率超過50%與自己政黨在國會占有多數席位的李在明,正用擴張性財政來積極拉抬韓國的經濟,績效不知道如何,但韓國股市在過去的一百天左右,已經大漲約兩成。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