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美台關稅協議拍板?比日韓更優惠?傳計入台積電投資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金融時報》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的投資計畫將計入台灣對美國的投資承諾總額。
《金融時報》報導,消息人士稱美國與台灣即將在近期內公布關稅協議,其中包括台灣承諾投資美國約4,000億美元,金額落在日韓對美投資承諾之間,且將計入台積電先前承諾在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的1,650億美元。此外,台灣將協助在美國打造類似台灣的科學園區。
一名美方官員表示,台灣投資承諾與日韓的不同之處在於將包括「已經規畫、甚至已在進行中的投資」。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尚未回應該報記者的置評請求。
台灣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受訪時表示,美國不會以高額關稅「懲罰」台灣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產業,美方了解懲罰台灣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另一方面,台灣將支持美國晶片業發展,並協助美國打造「台灣模式」的半導體產業,以換取關稅優惠。
日前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在對等關稅談判方面,川普政府對台灣提出的投資要求「介於韓國的3500億美元與日本的5500億美元之間」。如果美國政府能盡快重啟,台灣希望能在本月底前敲定關稅協議。
賴清德總統上周曾表示,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只差「臨門一腳」,目前暫行關稅稅率為20%,台灣的目標是稅率降低且不疊加,以及在美國對半導體進口展開的「232條款」調查中爭取最惠國待遇。
周三在沙烏地阿拉伯投資論壇上,美國總統川普再次談到全球近100%的晶片都在台灣製造,但他強調「這不怪台灣」,是當時沒有總統願意保護美國產業,才導致半導體製造業外移。如果當時在產品賣回美國時課徵250%關稅,企業就不會離開,美國半導體產業也不會被外國取代。前一天,川普表示,台灣幾乎搶走全球所有晶片生意,這是「非常丟臉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