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專訪》汎銓柳淳浩:美式新創風格搶攻美半導體廠材料分析業務(4-2)

時報新聞   2025/10/28 10:51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問:汎銓(6830)因與台積電(2330)等大客戶同屬台灣公司,能夠提供在地化服務而取得訂單,美國子公司是新創公司,且美國半導體公司企業文化與台灣不同,貴公司如何應對美國半導體研發人員需求?進而讓他們將重要且先進的研發分析交給貴公司?

答:這個問題在我們進場的時候就有想過,先講企業文化,亞洲企業多數比較是從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主管上下位關係非常明確,主管會跟你說,「你應該怎麼做」,但在美國如:灣區的風格比較像是bottom up,我很喜歡說的是,他比較像是花園澆花的人,或者是在企業裡面疏通水管的人,每個部門的人都有自己的專業,以他們的專業發現工作或與其他部門有什麼比較不通順的地方,他們會往上報,之後主管會跟他們討論,沒有什麼上下位階的概念,只是每個高度要解決的問題不一樣,這是企業文化上一個比較大的差異。

在美國灣區,目前有兩間和我們業務很接近的公司,不過我們的優勢在於,汎銓20年來一路陪著台灣客戶成長,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技術;美國子公司主打的是把這20年的 know-how 帶到美國市場;我們不僅擁有更高的系統效率、能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服務,長期的技術深耕亦能夠提供更細緻、更可靠的客戶體驗;這就是我們的切入點—以技術與效率為基礎,在品質與服務上展現差異化。

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一家有技術底氣的新創公司,採用 bottom-up 的管理文化,團隊節奏快、思維開放,擁有高度多元且融合的工作氛圍,並持續招募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累積信任度,其中一個點就是我們亞洲企業在資訊pip的資安管控部分做得非常好,客戶樣品來到這裡,所有的data絕對不會流出去,這部分可以初步跟客戶達成一個互相信任;接下來我們會提供一些免費的Demo,提供數量多寡由客戶的體量大小來決定,Demo完就會向他們Present(展示)我們的data,客戶看了就知道我們的技術品質在哪邊,我們的交期也可以非常快,經過幾次之後,即便是原本不知道我們公司,他會知道,我們雖然是一間新創企業,但不是一個沒有技術實力的新創企業。問:汎銓美國子公司佈局半導體產業那些業務?目前業務進展如何?答:我們現在聚焦在材料分析(MA),主要Target(目標)以設備商為主,因為灣區有幾間大的設備商,他們內部的實驗室長期是吃不消的狀態,再來就是一些晶片設計公司,他們內部有一些故障分析團隊,但故障分析團隊的內部實驗室沒有建置到很完整,因此雖然現在美國還沒有在做FA業務,但是在FA的尾端,其實有一些MA是可以接的,我們也有這樣子的合作。 美國子公司也會接觸一些小的新創公司,像未來有機會變成一個大產業的量子科技,我們對量子科技相關新創公司也很有興趣。

 這些新創公司跟大型企業不太一樣,大型企業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是不應該花大量資金去建非常大的內部實驗室,因此雖然有內部實驗室,但可能不足以支撐他們所有樣品,一旦有很急的案子,可能內部實驗室量體是100顆,卻突然有1000顆樣品,但24小時之後就要看到這些樣品的data,部分樣品就必須外送;再者,他們內部實驗室適應能力比我們慢很多,現在突然有一個新東西,初期一直嘗試的失敗率很高,但我們看過很多橫向上不同公司的樣品,我們可以很快就幫他找到怎麼分析比較好,然後幫他分析,這些都是大公司為什麼會想要委外的主因。

 至於新創公司因為沒有資金去建這些檢測,我們跟他們合作就是互助,雖然對我們來說,由於這些小公司的樣品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整個材料系統也不一樣,可能亦不是半導體業,一開始付出的成本比較高,但這些都是未來可能的新星,如果未來成為unicorn(獨角獸),一定會記得當初就是我們跟他合作,他們以後力量越來越大,我們就可以一起培養起來。

5月開幕之後,所有機台都已經開始Run(運作)了,有一些少量的demo,不過,建立信任需要一系列地稽核、審查,由於我們在美國還是新的實驗室,他們要知道新的實驗室跟你所說的台灣這些技術到底是不是真的,所以我們會給客戶一兩顆免費,他們樣品過來,我們做完一系列分析後給他報告;有些比較大的客戶,他們內部可能會要資安的人先來稽核過,內部實驗室的人也要來看過,現在幾間公司都是在這個過程,必須要先確保這些資安都沒有疑慮之後,才可以開始穩定送案件。

 目前客戶都非常滿意,認為我們的技術很好,而且速度也很快,現在我們就是要Approach這些客戶,有幾間是已經到最後階段的稽核了。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