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商情》銅價破萬元大關創5個月新高 期鋅周漲逾1%

時報新聞   2025/09/13 11:26

【時報-台北電】綜觀近一周倫敦(LME)基本金屬情勢,本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震盪走揚,累積漲幅明顯。主要受到美元指數走弱、降息預期升溫以及供應端干擾等多重因素支撐。雖然期間美元一度轉強壓抑行情,但總體來看,期銅價格仍展現韌性,並在周中突破每公噸10,000美元的心理關卡,最終收於五個多月新高。

周初,隨著美國就業數據顯示勞動市場放緩,市場預期聯準會(FED)本月有望降息。美元指數因此走軟,使以美元計價的銅對非美元買家更具吸引力,帶動LME期銅持穩於高位。分析師指出,降息有助改善工業金屬需求前景,加上日本最大銅冶煉商之一 JX Advanced Metals 透露因銅精礦供應吃緊將減產,亦提供額外支撐。進入本周中段,LME註冊倉庫庫存下降成為價格上行的重要推手。數據顯示,庫存下滑至約15.6萬公噸,韓國大量取消倉單,凸顯亞洲實際需求強勁。同時,人民幣走強與中國進口需求轉旺,使洋山銅溢價觸及三個月新高。分析師認為,即便加工費偏低,中國仍積極購買銅精礦,9月精煉銅進口有望保持強勁。不過,美元走勢仍是價格的主要波動來源。周二美國公布下修後的非農數據,美元短線轉強,壓抑銅價小幅回落。但因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大型銅礦發生事故被迫停產,全球供應緊張的憂慮限制了跌幅。值得注意的是,該礦為全球最大銅礦之一,其停產影響遠超預期,加劇了市場對供應不足的擔憂。隨後,美國公布的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環比下降,通膨壓力緩解,市場更加確信聯準會下周將啟動降息,甚至不排除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美元因此承壓下跌,LME期銅再度衝高,突破每公噸10,000美元整數大關。到周四,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加,通膨數據也僅小幅升溫,進一步強化降息預期,美元續弱,銅價順勢一度漲至五個月新高。供應端的不確定性亦是本周的關鍵因素。除印尼礦場事故外,分析師指出,全球銅礦資本支出不足已成結構性問題,難以滿足新能源、電動車與基建帶動的需求增長。這一矛盾使市場對長期供需缺口的憂慮持續升溫,推動價格在偏多氛圍下持續上行。綜合來看,本周LME期銅走勢受美元波動與降息預期牽動,庫存下降與礦山事故則提供供應面支撐。雖短期美元反彈曾令銅價回吐漲幅,但在中國進口需求復甦與全球供應憂慮的共振下,期銅最終站上每公噸10,050美元附近,創下五個月新高。後續市場將密切關注美國即將公布的通膨數據與聯準會利率決議,以及中國信貸與基建需求表現,作為期銅能否進一步突破的關鍵參考。

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 (20250905~20250911)

9/8三個月期鋅上漲15.5美元,報每公噸2876.5美元。

9/10三個月期銅報每公噸10013美元,突破1萬美元大關。

9/11三個月報每公噸10051.5美元,漲觸5個月新高。(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