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研究報告》財報現驚喜、評價面吸引力足 生技ETF、基金 投資人卡位

時報新聞   2025/09/12 08:26

【時報-台北電】近期生技醫療類股再企業財報表現不俗,獲利展望趨於正向,以及評價面具備吸引力下,表現不俗,近一個月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上漲4.65%、NBI生技指數上漲4.33%,連帶生技醫療基金表現也同步走高,近一個月前十強表現普遍都再5%以上,當中又以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安聯全球升技趨勢基金、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累積表現超過8%最為亮眼。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00678)經理人張晏禎表示,醫療類股的悲觀情緒正逐步緩解,且產業營運穩健,展望未來兩季及今明全年,高盛預估醫療產業之基本面表現將為全產業第二,故在政策明朗、基本面有撐與資金環境寬鬆的情況下,生技產業有望率先受益,表現可期,投資人亦不妨透過生技相關ETF來參與。

 群益全球關技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醫療保健股目前位於22年以來低點,自2022年底以來,其表現落後標普500指數42%,已接近2000年網路泡沫前的水準,具備反彈潛力;FDA審核處方藥時程保持不變,且今年以來核藥數量呈現增加情況,持續為市場帶來題材,也有助新藥更快上市並回收研發成本,政策明朗與資金環境寬鬆,生技產業有望率先受益。

 安聯投信認為,後市持續看好產業升級趨勢,新藥臨床推進明確,及鎖定大病或罕見疾病領域的創新研發型企業,尤其有望受惠於AI等創新技術推波助瀾,挹注包括癌症、基因療法等研發企業的成長動能。

 第一金投信認為,美國率先使用AI醫療審查,未來恐將成新常態,各國醫療保險制度數位化轉型,最終仍將會回歸醫療產業發展核心,保險制度的調整可能為了財政因素,因此最終對醫療產業影響最大的還是在藥價與醫療執行費用等。

 市場持續關注美國藥品關政策、最惠國藥價威脅,但大藥廠開始尋求創新來源,包括歐美、大陸等潛力藥廠都是合作對象。因應美國醫療政策變化,也為醫療、生技公司,帶來投資機會。(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巫其倫/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