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9月降息,熱錢再瘋狂,關稅陰霾漸遠去,接下來…

總經評論   2025/09/08

在美股8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大跌下,費半跌幅尤其重,導致台股9月第1個交易日也大跌,尤其以過去兩個月上漲最凶的PCB族群,受到日本玻璃布大廠日東紡(3110.JP)宣布,將斥資約150億日圓(約31億台幣)於福島事業中心新建廠房,擴充特殊玻璃布產線,以因應生成式AI帶動的高速伺服器與先進封裝需求。新廠2026年12月完工、投產,若全數配置於先端邏輯IC用低熱膨脹「T-Glass」,產能可望達到現行約3倍規模。日東紡1日股價大漲10%,但台股前陣子飆漲最凶的富喬(1815)、台玻(1802)股價大跌;這波領漲的CCL台光電(2383)、金居(88358)、台燿(6274)、聯茂(6213)、金像電(2368)股價也全數重挫,使得PCB族群全面拉回,進而影響到AI供應鏈相關族群如台達電(2308)、奇鈜(3017)、富世達(6805)、勤誠(8210)、貿聯KY(3665)、智邦(2345)等也劇烈回檔。

不過從日本同業股價角度來看,包括擴廠的日東紡織、上游供應銅箔的日本3井金屬(5706.JP)股價都還在漲升趨勢中,台股短線強勁拉回,主要還是漲太多,只要拉回量縮價穩,還是有反彈機會。尤其國際大廠對於AI不遺餘力,不管是否轉向自製ASIC,整體產業趨勢向上不變,對於台股AI伺服器及供應鏈、台積電(2330)高階製程需求還是持續,台灣相關股只要業績續成長,拉回量縮後,依舊將持續盤堅。

美股迭創新高引來投資人獲利了結,輝達公布財報後股價下跌,加上邁威爾(Marvell)業績遜色、阿里巴巴研發新款AI晶片降低對輝達倚賴等消息面因素,科技類股跳水,拖累美股4大指數8月29日下跌。由於輝達、戴爾、邁威爾、惠普等AI相關供應鏈財報都已揭露,只剩博通9月5日公布財報,而已公布財報公司及展望,大都不如預期中強勁成長,AI成長動能減弱。邁威爾和戴爾上季業績未能令華爾街驚豔,股價單日分別狂瀉18.6%和8.9%;主因是中國禁止企業採用輝達H20晶片,希望採用國產晶片,激勵寒武紀股價8月大漲150%以上;阿里巴巴的新AI晶片由大陸企業負責生產,降低對輝達倚賴,也是美國科技股漲升無力。

而9月10日蘋果發表新機、聯準會下旬將開會宣布降息幅度,都會影響美股走勢。且道指、標普月線連4紅,寫下1年來最長漲勢。那指全月上揚1.58%,創下月線連5紅紀錄。進入9月份後變數增加,最新PCE或核心PCE,都明顯高於聯準會長期通膨率目標2%,幅度雖不大,但是否影響聯準會降息連貫性?

據統計,9月份是美股標普指數下跌機率最大的月份,下跌機率是1年當中唯一超過5成,且平均跌幅為0.65%、那指上漲機率55.5%,也是1年當中最低平均報酬率為負0.54%。當指數來高檔時又遇9月份的確要小心。4大指數以月線為強弱參考。

AI相關股短線轉弱,不過按過去輝達財報公布後,股價下跌,但約1個月後又開始彈升恢復漲勢,畢竟輝達是全球以及美國主權基金及金融大鱷旗下基金主要持股對象,輝達見到5兆美元總市值有機會。

美股9月指數收紅機率較低,台股亦同,不過今年9月份台股較熱鬧,十日蘋果新機發表、11至12日摩根士丹利人工智慧論壇、15至17日瑞銀台灣企業論壇以及18日台北航太暨國防展,接下來就是聯準會開會。

蘋果將發表新iPhone系列、手錶及其他裝置;法人表示,蘋果供應鏈體系將是投資人關注焦點。今年或許不是太令人注意,但是有關明年可能推出的摺疊手機將是注意重點。

同樣在十日登場的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展會將涵蓋人工智慧、汽車與機器人半導體3大領域。輝達雖財報未如預期大幅成長,H20甚至未出貨中國,但該公司還是如計畫投單台積電新晶片;另一方面台積電在進入2奈米世代,帶動機器設備及耗材需求;先進封裝亦同;再者,美國撤銷三星、SK海力士等在陸晶片廠的豁免權,台積電不受影響,持續按計畫擴廠,所以這次台北設備展具有相當大參考意義,包括先進封裝設備廠、艾司摩爾、應材、萬潤(6187)、弘塑(3131)等台積電大聯盟大都參展,這些公司獲利都相當不錯,甚至進入千元股行列。先進封裝測試部分,像是京元電(2449)已經拚命添購新機台、加速擴產,第4季測試產能可望翻倍,訂單能見度甚至一路排到26年。公司也把全年資本支出調高到370億元,寫下新紀錄,僅次於日月光投控(3711),並積極插旗新加坡,同一時間,台積電的CoWoS/CPO技術推進,也同步刺激封測與「探針卡三雄」行情,進入2奈米探針使用率更高。隨著先進封裝需求不斷擴大,加上AI/HPC與高頻寬記憶體帶動測試標準提升,探針卡三雄後勢依舊強勁。外資調升旺矽(6223)、穎崴(6515)、精測(6510)動作一波波。

雖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新一波的工業革命已經展開,AI投資熱潮尚未結束,預估到2030年,AI基礎建設支出將達3至4兆美元(逾百兆台幣)。但是在輝達經歷AI狂潮初期的爆炸性成長後,最近幾季EPS與營收成長皆開始減速。另一方面,谷歌、微軟、亞馬遜、臉書、特斯拉等大廠,不是自行開發AI晶片就是AI晶片再升級,以免全部被輝達控制。4大CSP公司持續加碼興建資料中心,且自行開發AI晶片將陸續登場,前陣子臉書說未來要花數千億美元興建資料中心,之前還加碼今年資本支出;近期谷歌也計畫今年加碼90億美元於資料中心。

其實不管是輝達或CSP大廠都看好AI後市發展,且加碼投資,對於善於製造組裝的台灣供應鏈是好事。況且輝達說新一代GB300晶片量產全速推進,周產量已達1000台機架,第3季產能將進一步加速,並認為這波產能擴張將支撐輝達的長期成長,因為全球企業與政府正積極投入AI基礎建設,從雲端服務供應商、消費型網路公司到大型模型開發商,皆已大規模採用輝達GB200 NBL系統,用於訓練與推論新1代AI模型。

同時,各國政府推動的「主權AI」政策,以及企業AI應用的加速普及,將成為輝達長期成長的重要驅動力。其中歐盟計畫投資200億歐元,在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建立20座人工智慧工廠,其中包括5座超級工廠,將其人工智慧運算基礎設施擴大十倍。在英國,輝達則提供支援人工智慧超級電腦,提供21億次人工智慧效能,以加速藥物發現和氣候建模領域的突破。公司預估輝達今年的主權人工智慧收入預計將超過200億歐元,比去年成長1倍以上。

再者,大摩認為新的1季輝達營收可望增加70億美元,創單季最高紀錄,這還是未涵蓋中國市場。由於算力需求持續強勁,客戶只能購買3年前的Hopper產品來填補;且未來在GB300已進入全速量產,單季貢獻突破百億美元。而Rubin平台也依計畫推進,先進封裝需求持續吃緊,台廠及設備業者今、明兩年訂單滿手。法人點名京元電子、弘塑、萬潤、均華(6640)等廠商將明顯受惠。

PCB族群短線大震盪,其中被迫公布7月EPS為0.51元的昇貿,第2季因為匯損,EPS僅0.16元,大不如首季的1.22元,第2季營益率7.82%,創近3季最高,第2季營收25.02億元也高於首季的23.16億元,第3季台幣回貶,或有匯兌損失回沖,加上錫膏、錫球出貨量提升,營收可望推高,預估下半年EPS約2.6元左右,全年約賺4.2元;法人預估明年可望向5.5至6元挑戰。從PCB本益比來看,120元以下就可注意。

大致上先進封測設備、探針、特化在法人積極介入下,拉回價穩量縮可注意。

另外,今年下半年竄起的大漲股市是中國深滬股市,累計深圳股今年最高上漲25.5%、上證指數為16%,雖低於香港恆生及國企股30%及28%,但卻是下半年表現最亮眼股市。像是政策性要企業不要買輝達H20晶片,令寒武紀(688256.SH)股價單單8月就從709.5人民幣大漲至1595.88人民幣,漲幅高達125%;而鴻海轉投資持股84%的工業富聯(601138.SH)更是連續大漲,7月初以來從21.38人民幣大漲至8月最高的56.6人民幣,累計上漲154%。PCB的鵬鼎(002938.SZ)則是月線連三紅,若以下半年計算,從32.03人民幣大漲至60民幣,累計漲幅為88%。其他PCB股如宏勝科技(300476.SZ)今年累計上漲5.6倍。一直被楠梓電(2316)賣的滬電股份(002463.SZ),下半年也出現64%漲幅。

明年國防預算大幅提升至9459億元,較今年6000餘億元大幅成長,商機相當大,這次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18日登場,聚焦先進國防、永續飛行、韌性供應鏈、無人未來4大主題,就特別注意展出內容焦點及參展廠商。

近期軍工相關股表現相當亮眼,相對於電子業,國防工業總市值在台股中算較小的。而近期軍工股大漲,主要是美國推動台灣要積極整頓軍隊及武器,全球軍費支出全面上升,台灣一下子跳升接近1兆,占GDP3.25%左右、預計在2030年前要提高至GDP5%,將超過1.5兆台幣,若能有部分武器給台廠製造,對於股本普遍不大的軍工股業績具提升作用。當然軍費支出常常見到階段性,就像營建業一樣,分段驗貨給錢,最後再入帳,包括飛機、軍艦大都如此,能夠較快反映在獲利就是製造過程較快的無人機及無人艇,所以雷虎(8033)、中光電(5371)、亞航(2630)、長榮航太(2645)、漢翔(2634)等,反應在營收及獲利上將較快,近1個月漲幅都不小。較好現象是融資增加非一味大增,拉回價穩量縮同樣可留意。無人機或無人艇都需要地面控制中心,所以融程電(3416)以及強固型電腦茂訊(3213)、神基(3005)也列入注意名單。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