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補漲行情可期!黃金亮晶晶,銀價卻很委屈

今年4月22日盤中,國際黃金價格以每盎司(troy ounce)3500.1美元的水準,有史以來首度突破3500美元的關卡;繼去年進1步再上漲561.52美元(漲幅為27%以上)之後,光是今年以來到目前為止,金價每盎司最高一口氣又大漲了875.6美元,幅度更達33%左右。
儘管行情不斷地往上攀升創新高,在國際政經情勢如此混亂、金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情勢下,避險、保值以對抗通貨膨脹等方面的需求,極其強旺,持續看好未來國際金價走勢的專家,依然不在少數。
但畢竟金價已經漲這麼高了,沒有搭上一班「黃金歷史大多頭特快列車」的投資人,就擔心如果現在才上車,萬一在高處被套牢,恐怕得不償失,因為黃金可是全然不孳息的。去年初國際金價每盎司尚且在2000美元附近的價位而已;而在15年12月3日,甚至還曾出現每盎司1046.44美元的谷底。
於是,有人就提出「無魚蝦也好」的觀點指稱,在這樣的情勢之下,何不考慮行情尚未啟動的白銀(silver)?因為根據過去歷史經驗,在金價大漲之後,白銀的價格是有機會被帶動起來的。
儘管金價漲翻天,然到目前為止,白銀走勢其實還是相當遲鈍:今年以來,漲幅為27%左右;而在這一波的漲勢當中,國際銀價的最高峰,則是在6月9日盤中所寫下的每盎司36.8859美元;但這比起其歷史最高峰,每盎司仍相差了12.9185美元,抑或還需要上漲35%以上的幅度,才有辦法再達到歷史最高峰的水準。國際銀價的歷史最高紀錄,乃於2011年4月25日盤中創下的49.8044美元;而這乃是4年餘之前的事情了。
同樣皆屬於貴重金屬(precious metal),但一直以來,國際銀價的表現卻顯得如此委屈,這裡頭自有苦衷;原來儘管黃金在工業上也自有其用途,白銀在這方面的使用,比起黃金卻還要來得更為廣泛;例如,各種電子產品、太陽能板等的製造,都需要使用到白銀。換言之,白銀就具有較強的「經濟感」(economically sensitive)。也正因為如此,黃金在扮演「避險工具」的角色上,其份量就非白銀所能比擬了。
除了投資人的搶購之外,當前黃金歷史大多頭背後1股的重大支撐力量,即是來自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央行的「擁金自重」;但就從來沒有聽說過,中央銀行會持有白銀。
但無論如何,只要世界(金融市場)繼續混亂下去,資金苦無出路,部分分析師就相信,未來白銀還是有機會的。根據研究機構FactSet所計算出來的「黃金/白銀價位比」,目前已經逼近了100倍的罕見高峰;相對而言,其過去長達30年的平均水準,則為68倍左右而已。就此觀之,相對於黃金,目前白銀的價位的確顯得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