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股回穩迎「開門紅」,四中全會成本週主軸,寧德時代財報受矚目

國際股市   2025/10/20

滬指繼上日急跌近2%後,週一迎來開門「紅」,滬指最新報價為3,855.80點,漲16.04點或0.42%,17日當週急挫1.47%。同一時間,以科技股為主的創業板急彈2.5%,重新回到3000點上方,市場等待今日中國電動車電池巨擘寧德時代(300750.SZ)公布最新財報。

本週真正的風向球在於二十屆四中全會(10月20日至23日)。市場共識聚焦「政策定錨+結構優化」,一旦路徑更清晰,將直接牽動成長與高股息兩條主線的估值重估與資金配置節奏。

四中全會預期觀察重點有五,其一,「新質生產力」與製造業升級的落地抓手,是否明確到產業與技術清單層級(半導體設備、工業軟體、機器人、先進材料等);其二,資本市場功能定位與長期資金供給機制(養老金、保險、共同基金中長期資金)是否優化,以改善估值中樞與波動結構;其三,房地產「保交樓、去庫存、穩信用」的政策組合是否再強化,配合城市群更新與保障性住房,避免信用鏈條二次收縮;其四,地方債務與財稅體制協調是否提出方向性安排,有助提升公共投資效率與企業預期穩定;其五,數據要素、數位基建與平台規則的邊界明確化,降低企業合規不確定性、釋放民營經濟投資意願。

市場人士表示,若四中全會在資本市場與「新質生產力」上釋出更具體訊號,科技自主可控(半導體設備、工控、工業軟體)、高端製造鏈與算力基建有望成為政策—景氣—資金三重共振區;若房住政策與地方融資協調加力,穩增長鏈條(建材、工程機械、城軌設備、園區更新)與高股息公用事業、電力運維有望受惠。反之,若政策語焉不詳、落地節奏偏慢,市場可能回到結構分化與事件驅動為主。

此外,本週數據亦將與政策形成「雙驗證」,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工業增加值、社會零與房投同日公布並伴隨LPR公告。若內需與工業動能超預期,將強化對成長類股的業績想像;若數據偏弱,政策加力預期反而上升,高股息與防禦組合的相對收益窗口延長。海外面向上,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10月製造業PMI在24日釋出,直接影響美元與長端利率;利率與匯率路徑將透過北向資金與出口訂單預期回饋A股結構。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