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望情緒濃厚,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週週線下滑,連續第二週下跌

新興股市上週表現欠佳,MSCI新興市場指數週線下滑,連續第二週下跌,因在投資人權衡此前各國央行行長在美國傑克遜霍爾聯準會年會上的發言之際,烏俄情勢依舊不明朗、印尼雅加達的政治抗爭,令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上週MSCI新興市場指數週線下跌0.64%,來到1,258.44點;MSCI亞太指數週線則是下滑0.53%,報211.50點。
在上週個別新興股票市場表現方面,經過美元貨幣因素調整後,以色列、哈薩克、尚比亞股市表現相對亮眼,大盤指數分別出現4.30%、4.03%以及3.30%的漲幅,表現位居全球92個國際主要股市指數中的前10位。反觀,迦納、阿根廷,以及波蘭股市的大盤指數分別下跌5.80%、6.60%以及6.92%,表現相對疲軟。
展望本週,全球經濟與通膨形勢、供應鏈問題,以及中東的以巴、以伊衝突、台海、俄烏地緣情勢的發展,仍是市場聚焦中心。同時,美國川普政府的政策變化也需要關注。
另一方面,部分國家政局的發展,以及中國等主要國家的經濟進展,加上美元等主要貨幣匯價、國際油價、金屬商品價格走勢等的變化,也是權衡新興市場的重要風向球。
近年來,全球基金經理人普遍看好新興市場,預期其未來一年的回報率有機會超越發達市場。根據業內分析師預估,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在未來12個月可望上漲約15%,遠高於發達市場同類指數預計的10%漲幅。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的深具吸金魅力。資金流數據顯示,投資人正將更多資金轉向新興市場股票。例如,自美國總統川普發起關稅攻勢以來,全球最大新興市場ETF已獲得約58億美元資金流入,佔其總資產的5.8%,而另一支大型發達市場ETF的流入資金僅佔其總資產的3.3%。這種趨勢反映出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高度興趣。
此外,包括富達國際、T. Rowe Price和Ninety One Plc等多家大型機構均認為多項利多因素將推動新興市場的強勢表現,這些因素包括了有貨幣政策寬鬆。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提振國內貸款與消費,加上美元走弱,共同推動市場上漲。
再來則是穩健的財政政策。相較於發達市場面臨的巨大財政赤字,新興市場的政策制定者普遍更為保守,財政紀律嚴明。同時,新興市場的估值也具有吸引力,因新興市場的股票估值仍比發達市場更合理,且盈利增長前景更高。而且新興市場的通膨趨勢相對溫和。
除了宏觀經濟因素,新興市場在科技與替代能源領域的發展潛力也不容小覷。人工智慧(AI)的發展題材,特別是在亞洲市場的軟硬體供應鏈,正成為推動新興市場成長的重要動力。
整體來看,新興市場在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環境下,仍展現出強勁韌性與成長潛力,吸引了全球資金的目光,長線投資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