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股還能買嗎?唯量是問,短線或許過熱,卻還有炸鍋機會

俄烏戰爭已超過3年,西方國家注資幫助烏克蘭金額已超過1.5兆台幣以上的天文數字,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定,包括中東、台海、兩韓等都被列入高危險潛在戰爭熱區。而川普政府強勢要求北約、韓國、日本大幅度調高軍費已是不爭事實,由於都在美國保護傘下,也許有雜音,但北約已通過要求各成員國將軍費支出提高至國民生產毛額(GDP)5%,日韓有美軍駐紮,看來軍費只增不減。
而台灣屢屢被川普及其內閣批評軍費支出過低,且戰爭意識薄弱,大都認為台灣距離美國超過1萬公里、距離中國不到150公里,要將台灣納入保護範圍不太認同。幸好現階段半導體高階晶片,全球約有9成來自台灣供應,在此之下,動作上雖還是有軍艦通過台海,不過台灣被要求提高軍費至GDP5%,似乎是遲早的事。
小英政府期間台灣國防支出從不到4000億元,提高至6000億元附近,今年編列2026年國防預算增加3100億元,來到9495億元,占總體GDP3.23%,年增率高達48%。若以明年預估台灣GDP將超過8000億美元,國防軍費突破1兆不難。其中除了支付向美國及國際購買的潛艦、飛機、飛彈外,就拿3分之1來發展國內軍工產業似乎不為過。
台灣電子零組件幾乎都有生產,以未來電子結合軍備成主流中,台灣若積極發展軍工業一定有片天,例如無人機、無人潛艦、飛彈,乃至8成飛機零件,台灣都有辦法生產,只有像飛彈燃料、精密陀螺儀、引擎等台灣還欠缺生產力外,其他軍民合作加上美國提供技術,發展不難。除中科院早已推出雄風、天劍、天弓、云峰、萬劍彈等短中程飛彈以及空對空、空對地超音速或亞音速巡弋飛彈外,台灣最可以發展就是無人機、無人艦產業,也因此組建了「無人機國家隊」。
美國承認無人操作武器方面,目前落後中國大疆,為此積極將聯手台灣發展,傳出美國國防部轄下的國防創新單位(Defense Innovation Unit; DIU)計畫最快於今年底前,將派駐聯絡官在美國在台協會,強化在無人機及其他關鍵雙用途技術上與台灣之間的合作,意味著美國可能將台灣視為無人機供應鏈的一環。五角大廈已體認到,美國在無人機數量不足和技術落後的現實。
今年軍演中已見外國人參與,未來武器製造亦可能。而9月18至20日在台北將舉行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 2025),此次展會匯集4大趨勢主題,規模也大幅躍升,來自14國逾400家廠商,超過1400個攤位參展,規模相當大,包括國防部、太空中心、航太公會、國防產業發展協會、亞創中心、AIT(美國在台協會),以及漢翔(2634)、雷虎(8033)、中光電(5371)、仁寶(2324)、昇達科(3491)、洛克希德馬丁、Northrop Grumman、BAE Systems、L3Harris、Airbus(EADSY.US) 等國內外廠商,共同展出最新研發成果與技術實力。從國造艦艇、監偵無人機、AI模組辨識系統,到地面接收站與衛星關鍵元件,完整呈現「政策—產業—應用」三位一體的國防科技布局。
此外,受惠於「國艦國造」政策驅動,台廠包括龍德造船(6753)、中信造船(2644)、台船(2208)等本土造船廠今年首度參展亮相,聚焦無人水面載具與艦艇系統整合,標誌台灣在自主海防領域的技術突破與發展新階段。
其中,國際趨勢論壇將邀請來自美、德、日、以色列等國的產業公協會主席、政策推手與技術領導者,共同探討全球軍工供應鏈的韌性與創新;新品技術發表會則聚焦AI模組、空地聯防系統等最新國防與應用。
而這次軍工股最強的是長榮航太(2645),股價從7月初就開始大漲,從百元幾乎直線式上漲至193元,漲幅近1倍。國防部軍備局預訂明、後年籌獲4.87萬架無人機,長榮航太除是國防部第一波無人機得標廠商外,也具有整機製造能量,長榮航太原本是以飛機維修為主,而後積極發展無人機並入選,2023年以後是政府標案廠商之一。過去該公司每年EPS都有4元以上,今年上半年EPS2.21元,預估全年獲利將比去年好。該股近兩個月大漲,融資餘額也增加,從1100餘張大增至7500餘張。融券僅增加600張左右,股價量縮若能站穩175元之上,似乎還有向200元推升機會。
無人機主角就是一直以來政策輔導主角雷虎(8033),該股是繼長榮航太之後,從7月下旬63元附近起漲,一路飆升至184元,股價漲幅居軍工股之冠,期間陸續公布6月、7月EPS,分別是0.51元及0.16元。其中6月EPS公布令市場驚豔,上半年EPS0.7元,6單月EPS就有0.51元,股價強勢上漲。不過再次被迫公布7月EPS僅0.16元,與過去相差不多,股價卻在從150元以下漲至184元。
雷虎上漲主要是寄託在後續發展,董事會通過未來將在美國布局無人機關鍵零組件與馬達的量產基地,深化台美軍工科技領域合作,並展示百分之一百脫離中國供應鏈、完全台灣研製的FPV無人機系列,並曝光與中山科學研究院共同開發、搭載AI技術的「沉浸式自殺攻擊無人機」實測畫面;另一方面,雷虎也以自主打造的無人艇「SeaShark 800海鯊號」為亮點,播放「快奇專案」操演影片,顯示在無人艇作戰平台的技術深化與商機潛力。雷虎展出戰術型地面站TB-1,搭載自研地面控制軟體GCS(Ground Control Station),整合通訊模組與高增益天線,提升操作穩定性,更具備即時監控與任務管理功能。
雷虎發展無人機、艇及地面接收控制站都相當正確及明確,不過股價大漲中需要有業績配合才是。技術面部分,上漲融資大增,由於該公司大量是出現在95.3元以下,短線只要未超過十萬張收長黑,似乎還有盤堅機會。
中光電(5371)旗下中光智能公司,在近期政策公布無人機採購預算中,分別獲得微型及監偵型軍用商規無人機,合計金額達2277萬美元,僅次於智飛科技的2410萬美元。也因此中光電滾量上升,股價從7中旬約53元附近,大漲至127元,漲幅也是超過1倍。融資更由10417張暴增至4.6萬張,6月份中光電EPS0.63元、第2季為0.15元,單月獲利明顯上升,由於中光電與雷虎都是政策無人機名單公司,只是融資增加太多,天量區11.25萬張,價位在112.5至124元是焦點,若失守,恐怕要拉回等待量縮測試百元支撐。
亞航也積極布局無人機相關商機,過去以維修飛機為主,但過去5年EPS都未超過1元,上半年EPS達0.55元,第2季營益率8.37%,創近兩年單季最高,若今年EPS有機會挑戰2元,公司看未來政府相關標案需求可期,已規劃建立無人機組裝能力,以爭取後續無人機組裝及無人載具系統商維標案。股價在無人機題材刺激下,天量6.89萬張出現在57至60元,拉回有機會再推升。
無人艇部分則以龍德造船(6753)為主,過去以生產沱江艦為主,而國防部代號「快奇專案」編列8.12億元,陸軍委中科院「光華計畫室」研製4艘遙控攻擊無人艇,5月由龍德造船獲得建造4艘攻擊無人艇載台案,雖龍德外型被批評接近烏克蘭無人艇,匿蹤效果也待觀察,不過畢竟得標後,未來發展空間值得期待。賴總統也認為未來軍艦將是軍費施力焦點之一,龍德前兩年因為軍艦交貨,EPS達6.2至7.3元,今年上半年EPS1.97元並不高,但是有政策指名無人艦發展利多,股價近期也呈現高角度拉升,龍德股價在125至140元出現大量,若拉回量縮至5000張以下可留意。
再來就是股本最大的漢翔,過去製造出經國號、勇鷹號戰機,且經過F-16原廠維修認證,台灣未來約有200架F-16V,亞洲地區包括韓國、東南亞許多國家都積極採購F-16V,這都是漢翔維修飛機基本利基所在。而8月上旬國防部公布5款無人機,在第1輪的標案中,漢翔已經參與協助國內企業在生產製造的需求,漢翔受託做整機以及相關的組裝、測試,預期會分成3年完成,對公司營收貢獻還不大。第2輪得標者也有跟漢翔洽談希望合作向國防部投標,並洽談產製能力,預期未來漢翔的出貨及價格會比第1輪增加許多。預期到27年無人機營收才會有較明顯貢獻。
漢翔近期股價連續飆漲,不過上半年EPS0.01元,是近幾年最低,但是股本夠大,且具有半官方色彩,當國外大廠要來台洽商技轉或合作時,公司總市值大小也是考慮因素,漢翔可按技術性操作,跳空區54.6元以下量縮至5萬張以下可注意,暫勿追高。
至於強固型軍用電腦的倫飛(2364)、茂訊(3213)及神基(3005),就上半年EPS來看,茂訊3.42元、神基4.24元都相當不錯。但茂訊第2季因為匯損,EPS降至0.59元,大不如神基的2.26元,較第1季的1.98元還高。神基全年EPS挑戰7.5至8元、明年向8.5元以上推升機會高,果真如此明年配息可觀,有獲利基本盤,技術面天量區1.7萬張的128至140元只要不破就屬強勢推升,量降至5000張以下可注意。至於茂訊第3季可望有匯損回沖,過去EPS平均約8元,若單月營收能登上3.5億元以上,EPS有機會重返高峰,就本益比而言不到18倍,若回檔量縮可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