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落後補漲、低調潛力股將起,集團轉型股到重電龍頭,發掘被忽略的投資機會

產業評析   2025/09/08

甩開輝達財報平淡陰霾,截至今年8月底,加權指數盤中再戰歷史新高,當前台股已從4月的低點17306點再度突破24570點新高,波段漲幅逾4成。不過細細觀察,當中仍存在眾多低基期、低本益比的標的,這些公司雖然股價表現相對溫和,但基本面穩健,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本文就來深入剖析這些低基期股的成長潛力與投資價值。

屬於佳世達集團的集團股中,旗下達興材(5234)漲勢可說最為凌厲,由於半導體材料陸續通過半導體大廠認證,並有多項產品打入晶圓廠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供應鏈,加上公司宣布資本支出明年將因應訂單進一步擴廠,放大到3至4億元,今年來股價呈翻倍成長。

同一集團的友通(2397)、佳世達(2352)、維田(6570)8月下旬後買盤也明顯放大,而網通廠的明泰(2388)以及瑞鼎(3592)、其陽(3564)走勢則仍舊疲弱。

友通為嵌入式主機板與工業電腦廠,上半年營收年增34%至近55億元,EPS1.82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09元。友通長期布局東南亞市場,著眼近年經濟起飛的印度,宣布持續加大力道耕耘,看好該國替代中國製造角色,除了早已建置的印度銷售團隊外,也自2年前開始積極參加印度工業自動化展,近年在AMR、機器人相關的機械手臂應用,跟隨著集團力量陸續展現成果。

佳世達從PC代工起家,逐步轉型為多元化電子產品製造商,核心業務包括顯示器、投影機、醫療設備代工等,近年來積極布局智慧醫療、車用電子、AIoT等新興領域,尤其醫療設備為佳世達重要成長引擎。

隨著全球醫療數位化趨勢推動相關設備需求快速增長,在4大產品線中,醫療事業連續3季突破70億元、智能方案則首次達到95億元,雙雙改寫單季新高。展望第3季,雖然關稅與匯率變動增添不確定性,但公司預期醫療與智能方案仍將維持穩健成長。

值得留意的是,隨著台灣無人機產業蓬勃發展,且精緻化的分工更加明確,賴政府更宣示要將台灣打造為「無人機亞洲供應鏈中心」。佳世達身為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協同主要廠商之一,因為有投資擎壤科技、翔隆2家無人機廠,也將有望在商用無人機領域嶄露頭角。

其中,佳世達旗下的擎壤科技專注於農用無人機、翔隆則專精於消防救災及特殊目的搜察無人機應用,而轉投資的友通也鎖定商用無人機領域,開發出適合長距離圖傳與即時邊緣運算的內嵌板卡,可應用於工廠、港口、邊境及基礎設施巡檢。

與純粹的代工同業相比,佳世達的多元化布局有助於降低單一產業風險,但也需要更多時間讓新業務貢獻獲利成長。相比同樣也有跨入無人機以及機器人的同業中光電(5371)高達近百倍的本益比,佳世達目前28倍本益比來看,估值尚屬合理,可持續關注其轉型成效與新業務進度。

其他工業電腦族群,如兼具波音、無人機、軍工國防以及美國製造概念的事欣科(4916)、掌握無人機GCS商機動能的融程電(3416)、人工智慧邊緣運算系統品牌廠宸曜(6922),雖然第2季明顯受到匯率因素影響,導致累計稅後淨利、EPS皆低於去年同期,不過在本業展望持續正向之下,不妨從中找尋本益比相對低的公司做切入。

產業AI化及AI供應鏈電力的強勢需求,理應重電族群是最大受惠者,8月以來,台股眾多AI供應鏈續創高,但重電族群卻陷入震盪整理,與大盤與電子權值股走勢背離,資金轉趨觀望。

華城(1519)受惠台電明顯推動的強韌電網,以及IDC數據中心、AI數據中心工程,今年手上訂單超過300億元,能見度延續至2028年,除了傳統變壓器業務之外,美國更是外銷主力,比重將近40%,而由OpenAI、SoftBank與Oracle大力主導的Stargate Project計畫,華城就是第一家取得電力設備訂單的台廠,今年少量出貨,集中在明、後年出貨,隨著電力缺口持續擴大,各國都被迫加速能源轉型,就算綠能供電模式不被川普認可,轉向核能與傳統的火力發電,中興電與華城這類提供高壓變壓器、GIS開關站、保護系統設備的供應商將更為有利。

亞力(1514)今年在手訂單台電標案近4成,上半年開啟新竹科學園區Statcom的認列循環,上半年認列20%工程款,下半年預估認列40%,全年預估認列12億元,下半年及明年進入認列高峰,日前法說會公司指出,隨著半導體晶圓大廠對新變壓器的汰舊換新,今年可望年增兩成、26年也可望迎來雙位數成長。而重電指標當中,本益比還低於30倍的有士電(1503)、中興電(1513),其中士電的周KD指標在8月底正式翻揚,可關注後續動能。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