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新榮景放膽去賺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8月22日在全球央行年會演說放鴿,暗示將重啟降息,美元與美債殖利率則聯袂走跌。鮑爾指稱,就業指數上升改變風險平衡,有必要調整政策,為Fed在9月例會降息鋪路,降息一碼機率已經提高至90%。
此舉使得美股金融、製造等族群大漲,道瓊指數創收盤新高,科技股雖較弱勢,但谷歌相對強勢。而美國政府計畫入股英特爾近10%股權,加上軟銀也將入股20億美元,使得英特爾大漲。
接下來重點當然在於輝達27日財報公布,H20晶片能否登陸銷售成為美中兩國角力焦點,成為最近股市的重中之重。若輝達能反映好消息,股價可望向200美元邁進,則對費半及台積電ADR創新高有利,台股亦同,最怕的又是開高走低,這是要注意的。
近期台股以AI伺服器相關供應鏈為主要上漲對象,黃仁勳前幾日抵台會晤台積電(2330)董事長,不管是AI伺服器或是台積電供應鏈,都是台股注意焦點,包括台光電(2383)、台達電(2308)、奇鋐(3017)、富世達(6805)、光寶科(2301)、智邦(2345)、川湖(2059)、AES-KY(6781)等等,幾乎都上千元;台積電供應鏈則有漢唐(2404)、帆宣(6196)以及2奈米供應鏈的中砂(1560)、新應材(4749)、昇陽半導體(8028)、台特化(4772)、迅得(6438)、世禾(3551)、達興材料(5234)、家登(3680)等。而這些個股能否持續向上挺升,輝達財報相當重要。台股目前超過20家千金股,大多是屬於輝達及台積電供應鏈。所以輝達可以說是台股全村的希望,市場預期3種情境,最好情況是輝達上季營收470億美元、本季財測調高至550~600億美元水準,優於預期;第2,若符合預期,主因北美4大CSP廠今年合計資本支出金額上看3500億美元、明年有機會調高至3800億美元。若無上述業績則低於預期,這將攸關輝達股價能否挑戰200美元。
道瓊指數22日創歷史新高,金融、零售等股價表現都很好。高總市值公司則以谷歌、亞馬遜、博通較佳,設備股拉長時間打底。4大指數只要在月線之上就利多頭。
國際股市中以中港股市最強,深圳指數創近兩年、上證指數創近十年新高,今年以來深圳指數上漲25%、上證16%以上,最近算是提槍快跑補漲,並出現歷史第2大天量超過120兆台幣,並連續9個交易日成交量超過90兆台幣,今年漲幅已超過美股4大指數,大致上強者拉升,弱者正在築底。歐、日股市拉回但幅度尚可。
中國股市近期除了政策要削減石化、鋼鐵產能以及降低購買北上廣深地產條件,令弱勢股先止跌外,主要上漲在PCB/AI族群如宏勝科技(300476.SZ)、寒武紀(688256.SH)等股價大漲,前者從3月初的51人民幣大漲至8月最高249.4人民幣,後者6月底收盤價才601人民幣,近期最高達1391人民幣,總市值高達5800億人民幣,大漲主要是中國政策要求國內廠商採用本國AI晶片、不用輝達晶片,寒武紀幾乎沒賺多少錢,總市值竟然可以高達2.4兆台幣。
美中兩國都在AI晶片上競爭,這正是科技股這波焦點所在。台灣本來就是全球AI發展焦點重點所在,所以若全球科技主流持續還在AI身上,輝達、超微、甲骨文、台積電以及組裝包括鴻海(2317)、緯創(3231)、緯穎(6669)、神達(3705)加上AI伺服器相關股,還是注意焦點。
9月10日前,8月營收將公布,以主計總處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4.45%,較5月預測大幅增加1.35個百分點,預測全年GDP規模將突破27兆元,且全年出口可達5892億美元,年增24.04%,改寫新高紀錄;明年出口將繼續上衝,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經濟成長率則為2.81%。主計總處數據,5月原本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情勢「前高後低」,將下半年經濟成長下修至1%,為近兩年半最低,但最新預測則顯示,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已上修至2.3%。主要就是靠AI伺服器拉抬出口。
另一方面,近兩周維繫台股人氣的就是軍工股,賴總統宣布明年度國防經費上看9495億元,占GDP3.32%,較今年度增加1768億元、年增率22.9%。國防部表示,防衛韌性特別條例、也就是外界指的軍購特別條例草案已送行政院審查。到2030年將逐年增至GDP的5%。當然國防經費支出購買美國武器占大部分,但是釋出給台灣軍工業的金額也將不少。
賴總統點名將籌措下一代巡防艦等武器裝備,市場傳出攻擊型無人艇逾千艘量產案將列入「防衛韌性特別預算」,造船業者預估,未來5至10年國艦國造、無人船至少有數千億元新單將釋出,包括台船(2208)、龍德造船(6753)、中信造船(2644)兵家必爭都有商機可期。
俄烏戰爭令全球興起無人機、無人艇新的作戰形態,3大造船廠的無人船今年將參加9月登場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搶單,包括台船的「奮進魔鬼魚」、中信造船的「中信5號」(進駐國防產業發展協會展位)、龍德造船的「黑潮」無人艇等,聚焦無人水面載具與艦艇系統整合。無人機則有雷虎(8033)、中光電(5371)、漢翔(2634)以及以控制面板為主的融程電(3416),以及緯創(3231)入股十億元(持有45%)的經緯航太。尤其雷虎及中光電公布6月單月每股獲利分別為0.51元及0.63元,相比第2季雷虎每股賺0.45元及0.15元,6月份獲利遠高於第2季,股價漲幅都超過5成。
以雷虎、中光電為首,配合龍德、jpp-KY(5284)以及生產愛國者飛彈發射箱的千附精密(6829),還有生產飛彈雷達所需的砷化鎵全訊(5222),股價紛紛大漲。不過這些公司股本都不大,真正資金可以大進大出的就是漢翔(2634),股本94.19億元,總市值約480億元,若超過550億元以上,相當於股價58元,將有利MSCI納入中型成分股,有利被動型資金進入。
今年以來,集團股以台塑(1301)、鴻海、聯華神通集團表現最強勢。台塑集團今年一反過去盤跌,在台塑4寶來到近幾年最低點後,陸續向淨值之上反彈,雖依舊沒有好的業績,但股價最低已降至股市5000點以下價位,如今反彈至淨值上下也算是還了股東公道,電子材料漲價對南亞(1303)最為有利。
聯華集團中,今年豐達科(3004)、神基(3005)及神達(3706)表現相當強勢,股價漲幅都逼近4成。神基屬於強固型電腦供應鏈一部分,尤其上半年EPS4.24元,前7月營收年增加10%。在各國紛紛提高軍費,以及強固性筆電已是控制無人機、無人艦重要元件,今年EPS有機會向8元以上推升。PE不到20倍的神達則是供應甲骨文AI伺服器,股價逼近百元,總市值逼近1200億元,也是提升聯華集團總市值主要推力。
再來就是鴻海集團,今年從廣宇(2328)上漲55.3%、臻鼎KY(4958)上漲55%、帆宣(6196)上漲70%、鴻騰精密(06008.HK)上漲40.5%、最重要工業富聯(601138.SH)更是大漲114%。尤其工業富聯股價大漲超過1倍,在上證指數中總市值名列前茅,以市值9500億人民幣、鴻海持有84%換算,約值8000億人民幣,折合台幣約3.48兆元,換算鴻海每股值246元,在去年最高價234.5元之上。
臻鼎KY持有71.5%的中國鵬鼎控股(002938.SZ),鵬鼎總市值約1250億人民幣,臻鼎持有潛在價值約890億人民幣,折合台幣約3800億元,相當於臻鼎每股值397元,而明年傳出蘋果將推出摺疊型手機,對軟板的臻鼎業績將具加分作用。臻鼎總市值接近1770億元,是鴻海集團中僅次於工業富聯及鴻海,以該公司為全球最大PCB廠,PCB景氣向上,臻鼎就有機會持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