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高成長的強勢股,恆強不變,AI伺服器供應鏈持穩強勢,電源、散熱群起而上

美國近期通過大而美法案,刺激S&P 500與Nasdaq領先創下歷史新高,道瓊與費城半導體指數則逐漸逼近歷史高點,台灣加權指數雖然已脫離因對等關稅初版公告後,產生因流動性因素而加速落底,雖然相對受限於關稅尚未確定,加上匯率等因素,表現相對落後於全球主要股市,不過至少於關稅緩徵的反彈周期,自最低反彈5535.78點、近32%。
第2季表現最為亮眼的依舊是科技類股,毫無疑問仍是以AI產業為主軸,Nvidia一度突破160美元,市值逼近4兆美元,是領軍上攻最重要的中流砥柱,另外包含Broadcom、微軟、Meta、Oracle、Palantir,及TSMC ADR都創下新高,皆是重要指標。另外,大型金融股包含摩根士丹利、JPMorgan、Capital One、BNY Mellon等,股價創下史高或接近新高,或許部分反映了對未來降息的預期與利率環境的信心。
台積電(2330)ADR創下歷史新高,母股雖尚未締造新猷,至少也已來到相對高檔,為加權指數能夠反彈超過3成的最重要基石,電子權值股在本波反彈中創高的還有中華電(2412)、台達電(2308)、智邦(2345)等,而竄起的台光電(2383)股價最高上漲至965元,市值也擠進前30大,是第2季的最大驚奇,奇鋐(3017)逼近歷史高點,市值也來到前40名之內。
金融雙雄富邦金(2881)與國泰金(2882)並未創高,由於以壽險為主要業務,將受到新台幣升值、美債等因素影響相對較重,不過華南金(2880)、玉山金(2884)、中信金(2891)與第一金(2892),都是創下新高或是逼近史高的強勢股,整體而言也屬貢獻強勁的撐盤效果,相較之下,傳產類股則顯得頗為沉寂,僅少數次產業尚存輪動力道,主要偏向個股表現為主。
美國政府陸續公告新一波的關稅政策,不過目前看來沒太大問題,都還是給予再次談判的時間與空間,在國際政經局勢尚未大幅變動為前提的狀態下,下半年電子類股的主軸仍舊是AI,台股的核心也仍在台積電身上,要留意的依舊是泛AI類股與台積電的快樂夥伴。倘若聯準會降息速度加快、幅度增加,消費性電子或許有機會出現久違的反彈,如AI PC、汽車電子等,理論上至少會比之前猶如一灘死水的狀況好,不過以目前狀況來看,可期待、但不多。
從整體盤面狀況來看,第2季財報可能因新台幣升值而造成較大的變化,以及關稅還有變數,因此先撇除掉籌碼與消息面類型的個股,這類型個股相對迷因,而已累積一定漲幅的強勢股,然若財報開出來的數字與整體下半年展望,還能夠更優於市場預期,則除了EPS提升之外,搭配評價也可望再次上調,則股價在雙重加乘效果下,就有機會衝上未知的領域。
股市好比戰場,陣前換將是大忌,雖必有少數的反例,不過強勢股若出現集體性轉弱,對於市場來說,恐怕不易帶來正面消息,因此,下半年強勢股恆強的機會依舊較大,然營收與獲利數據絕對不宜出現閃失。此外,若整體成交量能可溫和性放大,則在同類型或同族群的擴散效果也有機會展現,簡單說就是2線甚至3線個股補漲的機會,如此則有利延續多頭表態的時間。
台達電董事長鄭平曾表示,AI相關營收去年占營收比重約15%,今年占比一定會突破20%。架構在Nvidia GB200生產良率改善,並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再加上GB300也將導入,從各大CSP甚至主權AI所宣稱要投入的金額,不難想像AI伺服器將持續高速成長,然而對於電力與散熱的需求,勢必也將更為提升。
電源供應器相關原本就是台達電的強項,法人預估,AI電源、BBU與側掛系統,將分別貢獻400億元、100億元與250億元的營收。AI伺服器正從單元型電源轉向整櫃整合設計,且隨著新平台對電力的需求,現行的54V架構基本難以支撐高功率需求,因此摩根士丹利證券預期,儘管目前800V HVDC解決方案仍屬開發階段,不過明年有望推出,且預期台達電來自AI資料中心相關產品營收占比,將於明後年突破4成,為相關領域首選標的。
前次的法說會上,鄭平除了表示電源相關出貨顯著成長外,散熱相關業務也將成長,目前風扇、3D、VC、水冷等都有生產,以風扇市占率最高,伺服器則仍以氣冷為主,但在AI伺服器功率更大之下,未來將會以液冷為主,預期部分液冷散熱產品將於下半年起量產,對明年營運會有較大貢獻。台達電營收逐季成長,今年再創新高的機會濃厚,在股價創高後,或也有機會擴散至光寶科(2301)等同產業個股。
散熱族群近期股價表現也多屬強勢,包含健策(3653)、奇鋐(3017)、雙鴻(3324)乃至興櫃的邁科(6831),上半年業績都較去年成長超過3成,其中奇鋐營收已是連續5個月創下歷史新高,6月首度突破百億元,帶動單季營收來到29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9.5%,整體上半年則年增66.5%,邁科則是連續4個月創下歷史新高,且連兩個月營收年增超過1倍。
受惠AI伺服器需求延續,下半年奇鋐將開始逐步出貨Nvidia GB300伺服器商品,且隨著更多伺服器平台散熱產品放量,仍有機會持續攀向更亮眼的營運高峰,雖然將會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不過在AI伺服器與ASIC產品帶動下,預期明後年液冷相關產品出貨可望明顯成長,有助產品組合朝向高階方案優化,加上已採取部分避險,降低匯損衝擊,並持續於越南擴廠,1、2期廠房已投產,3期新廠也已開工,公司不排除還將進一步擴充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