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股智邦帶路,有利類股補漲,營收連3月創新高,股價兩個月近翻倍,就是它!

躋身AI交換器供應商的網通股智邦(2345),近1年來業績大爆發,單月營收過去從7、80億元,幾乎月月上升,屢屢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到了5月出現了182.8億元營收,年增達108.3%,累計前5月營收788.12億元,年增127.5億元。
智邦現在1個月營收相當於智易(3596)、友訊(2332)、啟碁(6285)及中磊(5388)4家營收總和,過去友訊及智邦業績平起平坐,如今營收相差15倍以上,情況好似台積電(2330)與聯電(2303)一般。智邦競爭力努力提升成果相當明顯。
這幾年來,智邦屢屢在財報上交出亮眼成績單,營收與獲利連年創下歷史新高,21年EPS8.44元,22年跳上雙位數14.64元,24年更進1步達21.49元,25年第1季EPS9.17元,幾乎是去年的一半;第2季營收更是屢創歷史新高,單季營收看來又要創歷史紀錄,成為台灣伺服器與網通產業的標竿企業之一。智邦營收屢創新高的背後推手,法人指出,主要拜總市值高居全球第5名美國亞馬遜的AWS與搭上AI列車乘勢而上。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智邦能在全球經濟面臨挑戰、科技業景氣周期反覆的情況下,仍舊逆勢成長?答案不僅來自於其長期深耕的技術實力,更與雲端服務龍頭AWS及AI產業的崛起密切相關。探究智邦營運實力越來越強,主要在於:
首先智邦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做到白牌網通領導者,自1990年代起專注於網通設備的設計與製造,主力產品涵蓋交換器(Switch)、路由器(Router)、無線存取點(Access Point)等,並長期為全球知名品牌如HPE、Cisco、Juniper、Dell等代工(OEM/ODM)。在業界廣為人知的,是智邦在「白牌交換器」領域的領先地位。所謂白牌設備,指的是未貼品牌標籤、但供應大型資料中心自行導入軟體的硬體平台,這類設備價格具競爭力,且模組化程度高,深受雲端業者青睞。
這一策略使智邦成功卡位全球超大規模資料中心(Hyperscale Data Center)客戶供應鏈,尤其是美系科技巨頭如AWS、Google、Meta、Microsoft等,皆為其主要合作夥伴。
AWS身為全球市占最高的公有雲平台,資料中心遍布全球,不斷擴充運算與儲存能力。在此過程中,對高頻寬、高穩定性、低功耗網通設備需求持續增長。智邦正是其網路基礎建設的關鍵夥伴之1。
智邦為AWS提供的交換器平台,通常採用最新1代的高速乙太網標準(如100G/400G),同時支援軟硬體解耦的開放網路架構(Open Networking)。這種彈性設計不僅符合AWS對效率與擴充性的需求,也讓智邦有機會參與設計初期、掌握客戶roadmap,提前部署產能。
更關鍵的是,AWS採取長期合作、穩定下單的策略,降低智邦對傳統品牌廠波動性的依賴,使其財務結構趨於穩健,有能力進1步擴產、研發與全球布局。
隨著生成式AI(如ChatGPT、Bard等)爆發成長,各大科技公司加速建設AI訓練與推論平台。生成式AI爆發改寫的不只是應用場景,更深刻地重塑了資料中心的基礎結構。在這波技術轉變的核心,智邦扮演了1個極關鍵但經常被低估的角色:它是讓AI高速運作的資料傳輸高速公路的建造者。
AI模型的訓練與推論仰賴GPU叢集之間大量的參數交換與資料流通,因此需要極高頻寬與低延遲的交換器系統。而智邦正是少數具備提供從100G、400G到最新800G交換器平台能力的業者,其產品不僅具備高度模組化,也能依據資料中心的需求進行彈性設計。這些解決方案,廣泛部署於AWS、Google、Meta等雲端巨頭的AI資料中心中。以AWS為例,其AI平台Bedrock與Trainium專案都需搭配可大規模部署的高速交換器來維持效能與擴充性,智邦正是這類設施的重要供應商。這些AI基礎設施仰賴GPU叢集、HBM記憶體、高速連接,以及極為龐大的資料流動,導致伺服器間的網路骨幹面臨全新挑戰。傳統的25G/100G交換器已無法應付AI工作負載的頻寬需求,進1步推升對400G甚至800G網通設備的需求。
智邦於近年快速導入新1代高速交換器解決方案,配合Broadcom、Marvell等晶片夥伴,共同推出支援AI資料中心所需的高速網路設備。這類產品不僅毛利率較高,也因客戶訂單集中、需求急迫,形成推升智邦業績的重要驅動力。
而看看亞馬遜今年將投入高達1000億美元於資本支出,超過微軟的800億美元、臉書的650億美元,及谷歌及特斯拉,高居CSP廠商之冠。近期宣布將投資台灣50億美元。而繼先前宣布在美國及台灣投資雲端基礎建設後,亞馬遜最新動作是宣布在澳洲投資200億澳幣(約130億美元),為期5年陸續拓展當地資料中心業務,以強化澳洲AI實力。
當亞馬遜積極投入AI基礎建設,相對就需要搭配熟練的供應鏈來配合,相當於給智邦未來訂單的保障。也就是說,亞馬遜對智邦營收占比將持續提高,且是屬於高毛利率的部分。也難怪智邦在台灣、越南及美國不斷擴廠或收購公司,以作為後續成長動力來源。
智邦營收爆發性成長,這次也帶動股價從4月初低點430.5元,一路震盪推升最高創歷史新高達812元,短線拉回無礙中線推升。另1方面,智邦總市值已達逾4200億元附近,居台股上市櫃公司第20名、電子股第十名。總市值夠大,也會吸引國際性大公司注意而下單。
至於其他網通股其實獲利也不錯,例如智易連續兩年每股獲利超過1個股本,且今年首季EPS3.08元,今年將持續朝向賺1個股本前進。啟碁去年EPS也有7.26元;中磊EPS也賺7.74元。且配息情況也相當不錯,包括智易7.5元、啟碁4.8元、中磊4.6元,也吸引部分ETF買進。
此外,最近傳出美國國會議員提議對中國TP-Link將採取制裁動作,1如對無人機大疆、安全監控的海康威視,而TP-Link在全球 SOHO與小企業網通設備市場中占領先地位,長年名列全球出貨量第1的WiFi路由器品牌之1,近期卻傳出正在裁員;由於歐美抵制壓力越來越大。若TP-Link因裁員導致產能與開發延遲,國際品牌(如Netgear、D-Link、ASUS、Amazon、Google Nest)可能尋求替代ODM對象,台廠具競爭優勢。法人預估根據產品線重疊度與國際客戶基礎,潛在受惠者包括:啟碁主要是產品線接近、具量產WiFi 6/6E與Mesh經驗。其次中磊主要出貨歐美、具備大型客戶群,若轉單需求擴大,可快速接單。再來是明泰(3380)也有智慧家居與路由器產品,可填補中低階空缺。智易以機上盒為主,但也具網通布局。正文(4906)則工業與商用級網通設備,有利承接TP-Link高階產品線轉單。
網通股有智邦股價拉高逼近800元,相對其他網通股股價大部分在150元以下,理論上是有利個別股補漲,不過要注意,台幣第2季以來升值11.1%,對於網通股毛利率1向不高,這其中最高的還是智邦,達20.23%;其次是中磊為19.06%;明泰的18.35%,再來是智易的15.39%。至於毛利率太低者,要小心獲利被匯損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