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程電、神基大啖強固電腦商機,龍頭逐漸淡出市場,導入AI擴增終端應用

利基型市場相對適合中小型企業切入,尤其是若有一定的進入門檻,或擁有成本等相關優勢,則更具有營運成長的空間。強固型電腦產業年複合成長率約6~7%,雖然爆發力不高,不過卻維持相當穩定的成長曲線,近年則因各國提高軍事預算與導入AI,預期將帶動加速擴大規模。由於高度客製化,不容易成為國際大廠的發展主軸,然而對於屬中小型市值的台廠來說,則是相當適合發揮的領域,製造與代工桌機、筆電、平板電腦、掌上型裝置本就是強項,品質穩定、使用年限相對長,更重要的是價格相對經濟實惠。
強固型電腦專門設計主要用於惡劣環境中,提供可靠且長時間的運作。包含工業級用料與堅固結構,內外都必須符合客戶要求規格,耐衝擊震動能力搭配特殊結構設計保護,避免硬體損壞或數據丟失,有效阻絕環境灰塵與降低外部物質進入電腦,降低故障機率,對於極端溫度也必須有高度耐受性,尤其電路設計與散熱方案更為核心,另外,寬電壓設計範圍可穩定電源或因應特殊電力需求,並能通過電壓波動、瞬時電壓變化與瞬間熄火所造成的傷害。
強固型電腦在各種艱困環境中,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方案,近年除受惠於全球各國提高國防支出,帶來穩定成長動能外,AI科技迅速演進,尤其DeepSeek開源且免費的橫空出世,不僅帶動語言模型公司更加積極,且也有助於加速推動邊緣運算於終端普及化。資料若依賴上傳雲端處理或儲存,將對網路高度依賴,透過邊緣運算有助減少延遲、強化分析、降低資料通訊與儲存成本,且資訊較受保護且更安全,強固型電腦搭載AI產品將獲得青睞。
日本老牌家電大廠Panasonic長期被認為是日本企業的代表之1,也擁有許多日本專屬的企業文化,不過隨著公司盈利下滑,也不得不順應時代而改變。22年Panasonic正式改採控股公司結構,今年初則宣布重大改組計畫,旗下部分部門解散或分拆成獨立事業公司,以削減成本,並集中資源於AI資料中心等高利潤領域轉型。
Panasonic長期穩坐強固型電腦市場龍頭寶座,然而由於成本因素,根據研調機構資料顯示,同等級產品較台灣品牌價格高出約兩成,且由於客製化能力相對較低、產品種類較少,因此市占率逐漸遭到蠶食,甚至業界預估未來3到5年內,高機率逐步退出市場的可能,將專注於AI相關產品,理論上也不會在強固型電腦領域有太大的擴張動作。對於目前市占率與Dell在伯仲之間的神基(3005),以及急起直追如融程電(3416)、茂訊(3213)與倫飛(2364)等台灣廠商,將是大展拳腳的大機會。
神基的強固型電腦業務,第1季占比約為47%,筆電、汽車等機構件則為43%,子公司豐達科(3004)以航太扣件為主約10%。強固電腦以政府相關機構占比5成為最高,出貨美國約40~50%、歐洲約占3成,今年因基期墊高等因素,成長率較前兩年略微放緩,不過轉投資持股近37%的豐達科營運正值起飛期,預期全年整體營運仍將維持雙位數的穩健成長,然必須要觀察新台幣升值對毛利率與獲利的影響程度。
過往神基有將近7成強固電腦產能在中國,不過國際局勢敏感等因素,加上在台灣擴廠,產能可調整為台灣與中國1比1,且持續維持對在美國生產的開放態度,公司第1季法說會表示,關稅對神基只有間接影響、沒有直接影響。近期神基推出全球首款符合微軟定義的AI PC,預計於第3季上市。董事長黃明漢在法說會上表示,今年強固電腦、綜合機構件都會成長,營收維持7~12%的成長目標,並宣示強固電腦市占率將從目前的20~25%,在未來3~5年內提升至30~35%。
融程電的強項是強固型平板電腦,目前已為全球前5大廠商,大股東包含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持股15.05%、華碩(2357)與研華共同投資的醫揚(6569)12.85%、瑞海投資5.39%。研華除了自身透過研發持續強大外,不斷併購同業且發揮綜效也是成長關鍵,融程電建構在同樣模式之上,2月底董事會後宣布,將併購瑞士集團Primelco System Device AG兩家企業5成以上股權,董事長呂谷清也透露,將會再以30~40億元併購某海外業者。
去年營收與獲利同創歷史新高後,融程電今年首季稅後純益成長10.6%、EPS1.86元,不過第2季必須留意新台幣升值帶來的影響。法說會上表示,軍工、醫療及倉儲物流3大業務今年都將成長,醫療業務除美敦力之外,新增客戶將帶來成長動能,倉儲物流雖因大客戶HoneyWell分拆,訂單有些延遲,但整體需求仍維持強勁。另外,瑞士併購案完成後,可望認列7~8億元的營業額,也就代表將有高機率於近年內,強固型電腦業績就達到十億元。
在軍工領域方面,融程電鎖定地面控制站(GCS), 根據日商GII資料顯示,GCS由24年至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11.8%,Research and Markets則預期12.4%,恆州博智(QYR)最為樂觀,預估可達19.7%。雖然3家研調機構預估數據有落差,不過雙位數以上的成長動能,顯示相當值得期待,去年融程電曾計畫,於今年底前搶下1~2萬台的出貨量,達到營收十億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