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與車輛公會盼貨物稅先降,關稅儘速完成談判讓國產車具競爭力

裕隆(2201)總經理許國興今日於股東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指出,在關稅政策與國際談判不確定下,汽車市場氛圍受到影響,相關政策仍在談判階段使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盼談判能儘速完成,以降低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車輛公會理事長、裕隆副總李建輝也指出,不管是關稅或是貨物稅,業者與公會都希望能先從貨物稅方向調降,並主張定額方式,關稅則希望政府不要調降,讓國產車六大主要車廠能有競爭利基。
裕隆總經理許國興指出,在關稅政策與國際談判不確定下,汽車市場氛圍受到影響,相關政策仍在談判階段,使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不僅政府關注此議題,產業界也希望談判能儘速完成,以降低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
李建輝指出,關稅對台灣汽車產業及其上下游供應鏈產生一定程度影響,4月整體市場銷售量下滑10-12%,但實際來客數下滑幅度較小,表示仍有消費者在觀望政策落地再決定是否下訂。
李建輝說,裕隆作為代工廠,成本結構中大部分進口零件由客戶承擔,因此升值對裕隆的直接成本影響有限。不過,若以整體營收來看,若以300億元基礎計算,新台幣每升值一元,將影響約0.6億元的營收,但對獲利與毛利率影響不大。
許國興強調,國產車對台灣ICT產業發展至關重要,許多國內科技廠商如友達(2409)、宏碁(2353)等都積極投入智慧座艙、自駕系統等前瞻車電技術,國產車平台提供這些系統在真實道路環境中驗證與展示的機會,這是進入國際車廠供應鏈的關鍵。缺乏國產整車平台,將讓台灣這些優秀的技術失去實戰舞台,無法有效打入國際市場。
李建輝說,面對關稅挑戰裕隆會積極應對,跟隨政府的政策,但希望政府不管是關稅或是貨物稅,業者與公會都希望能先從貨物稅方向調降,並主張定額降,現在有很多不同版本,就看政府評估方向,但希望要有配套措施,因為貨物稅屬於奢侈稅概念,美國對台灣要求內也是關稅貿易障礙一部分。
李建輝認為,希望能從貨物稅先處理,關稅部分則希望政府不要調降,讓國產車六大主要車廠能有競爭利基在,尤其根據統計,汽車從上游到下游總計有2500家企業會因為關稅受到影響,從業人員及眷屬約有30萬人,這對台灣汽車產值影響很大。
此外,李建輝認為,台灣在發展新能源車產業若要真正走向自主與升級,就必須聚焦在具有國內技術主導能力的領域。以純電動車(BEV)為例,目前台灣已具備相當程度的自主研發與製造能力,許多本地業者在電池模組、動力系統、車載電子、智慧座艙等方面已有成果,但目前針對混合動力車(Hybrid)、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等技術的政策補助或稅制待遇,卻並未充分考量這些技術在台灣大多仰賴進口、缺乏本地自主開發的現況,若政府給予同等補貼,實質上是在支持國外技術輸入,對台灣產業升級貢獻有限。
李建輝指出,自主研發所需投入龐大,每年初期可能須承受龐大虧損甚至數百億資金的燒錢期,若政府想要推動本土電動車產業,應該透過貨物稅減免或是研發抵減等更精準地引導資源,扶植那些實際投入純電自主研發的本地企業。唯有回到產業長期競爭力與技術自主性出發點,方能確保資源投入真正帶動台灣汽車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