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喊話AI熱潮未結束,估2030年前後基建支出膨脹至4兆美元,概念股普漲

(1)現象:市場對輝達第三季財測反應偏空,股價週四一度挫跌2.9%至176.41美元的日低,終場只跌1.43美元或0.79%至180.17美元,今年來仍漲了34.16%為科技七雄最旺。
(2)原因: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DA.US)執行長黃仁勳週四再度展現強硬立場,直指外界憂慮AI支出降溫毫無根據,強調「一場新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他預測,到2030年前後,AI基礎設施支出將膨脹至3兆至4兆美元,遠非外界擔心的「見頂」局面,並強調輝達將在這波產業革命中扮演關鍵角色。
黃仁勳指出,輝達技術已讓客戶能以更少能源處理更龐大數據,舉例一座造價高達6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輝達即可從中獲取約350億美元收益。他強調,AI產業正處於加速擴張階段,市場需求不僅不會減退,反而將推動新一輪創新與經濟成長。
財報顯示,輝達第二季繳出亮眼成績,營收達467.43億美元,年增56%,超越市場預期;調整後淨利257.83億美元,年增52%;每股盈餘1.05美元亦優於市場估計的1.01美元。分業務來看,數據中心營收410.96億美元,遊戲營收42.87億美元皆維持高成長;專業可視化及汽車業務亦繳出不錯表現。展望第三季,輝達預估營收達540億美元,上下浮動2%,毛利率維持高檔。
值得注意的是,財測未納入對中國市場H20晶片的出貨,顯示地緣政治仍是重大不確定因素。黃仁勳坦言,迄今尚未收到中國市場對H20晶片的訂單,但仍對其競爭力充滿信心。他強調,輝達將盡一切可能維持與中國市場的連結,並直言「無論什麼條件」都願意接受,以確保新一代Blackwell晶片能獲准進入中國。
黃仁勳同時透露,輝達正與川普政府磋商,探討在政策限制下向中國銷售Blackwell晶片的方案,包括收益分成在內的合作模式。他強調,「這不是被迫同意,而是戰略考量」,因為讓中國AI業者基於美國技術棧發展,對美國和世界都有益。外電報導更指出,若要取得出口批准,輝達甚至可能同意將部分潛在收益與美方分享。
分析人士認為,Blackwell作為當前最強大的AI晶片之一,將成為輝達未來營收與市占的重要支柱。黃仁勳連番表態,既凸顯輝達急於保住中國市場這一關鍵需求來源,也顯示其在地緣政治掣肘下的兩難。投資界警告,若談判順利,將為中國AI產業重新開啟高階晶片供應窗口;但若破局,恐加劇中美在AI領域的技術脫鉤風險,進一步提升市場不確定性。
(3)影響:台積電ADR跌0.43%、超微漲0.87%、CoreWeave大漲6.05%、Super Micro Computer跌1.76%、微軟漲0.57%、蘋果漲0.90%、谷歌A股漲2%創新高、亞馬遜漲1.08%、Meta漲0.5%。
(4)受影響股票:緯創(3231)
台積電(2330)
緯穎(6669)
華碩(2357)
技嘉(2376)
台達電(2308)
微星(2377)
鴻海(2317)
和碩(4938)
日月光投控(3711)
波若威(3163)
聯發科(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