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新加坡關稅優勢浮現,跨國產能或轉向布局

全球縮影   2025/08/05

(1)現象:新加坡因與美國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已久,對美出口僅受10%基準關稅影響,為亞洲最低。相較之下,其他亞洲出口國多面臨較高關稅,促使市場專家預期,關稅壓力可能導致部分跨國企業重新分配產能,新加坡有望受惠,成為替代據點。受關注產業包括半導體、製藥與汽車製造等。

(2)原因:新加坡早於2004年即與美國簽署FTA,對美出口具關稅優惠基礎。近年美方加強對等關稅機制的談判與執行,使得亞洲各出口國面臨關稅審視與政策風險。相較之下,新加坡憑藉穩定政策、物流樞紐角色與關稅優勢,強化其對外資的吸引力,尤其是以出口為導向、供應鏈彈性需求高的產業。

(3)影響:在美中貿易壁壘與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下,企業將關稅成本納入區域佈局考量。新加坡若成為新的產能轉移接收地,將進一步提升其高科技製造業地位,並可能分食部分台灣出口動能,特別是在高附加價值製造業領域。未來若美國針對特定產業如半導體與製藥實施更多關稅調整,也將牽動台灣相關企業的競爭位置與投資決策。

(4)受影響股票:台積電(2330)

台康生技(6589)

台達電(2308)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