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接棒AI的主流股 專家點名兩大產業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AI概念股漲勢驚人,投資人一方面擔心錯過行情,一方面更害怕追高,更希望及時卡位接續AI之後的強勢主流股。專家指出,AI浪潮背後不乏長期趨勢正在醞釀,太空及軍工產業應有望成為下一階段的成長主軸。
隨著AI對運算能力與能源需求大幅提升,太空產業的發展正在從夢想逐步轉向現實,相關個股確實也出現一波漲勢。「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分析,美國NASA推動「月球核能部署」,新創公司則進軍月球採礦與太空燃料補給,顯示太空產業不再只是科幻場景,而是一條已經成形的產業鏈,涵蓋能源、航太設備到通訊系統,預期未來十年將迎來結構性成長。
大型語言模型與仿人機器人的出現,將AI推向自我學習與自動化的新階段。張榮仁認為,一旦AI與自動化機器人延伸至太空場域,人類將有機會把產能擴展到外太空,能源與資本回報的循環速度將大幅壓縮,產業結構也將被徹底改寫。意味著,投資標的將不再侷限於「地球上的產業」,張榮仁說,相關的硬體供應鏈與能源解決方案,都可能成為新世代的贏家。
此外,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與國防安全需求,亦是趨勢。張榮仁指出,歐洲各國已承諾在2035年前將軍費提升至GDP的5%,傳統軍工巨頭如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持續受惠,並催生一批新創國防科技公司,專注於AI無人機、自主作戰系統等領域。他說,雖然這些企業多數尚未上市,但是真正能切入的往往是半導體、通訊模組等隱身供應鏈的廠商,才是投資人應該深入觀察的關鍵區塊。
張榮仁認為,AI、太空與軍工三大趨勢同時展開,投資人若只憑個人選股,往往難以掌握真正的受惠者,尤其在股市居高之際,應考慮專業經理人操盤的主題基金或成長股基金,同時涵蓋防禦性與成長性,並避免單一題材的追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