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10月民生電價喊調6% 經部擬凍漲

【時報-台北電】10月電價漲不漲?各界關注。經濟部電價審議工作小組會議近日已火速開完,最晚下周開正式會敲定。據了解,台電提出民生電價基本級距要調漲6%方案,不調工業電價,但取消衰退產業電費減半優惠。但是經濟部認為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傳產、物價水準仍高,基本方向定調凍漲。
因為可能無法調升電價,台電13日先宣布,從11月起正式收取「底度費」每月100元,相當基本要收60度電費,比現行空屋以20度底價計費高出2倍,以後一期2個月電費會多出133元。此措施將衝擊150萬戶空屋,受影響者有囤屋族、長期出國用戶。
但台電強調,不像瓦斯費、水費是疊加收取,底度基本費可以折抵用電量。正式上路後,每年預計營收多進帳約10億元電費收入,對營運改善「不無小補」。
由於拿不到政府千億預算補助,10月電價始終籠罩調漲陰影。但面臨台幣升值、對等關稅壓力,產業界早呼籲政府10月千萬不可再漲。好消息是,適逢國際原油、天然氣、燃煤等燃料成本走跌,加上匯率升值,台電今年前7個月營運已小賺41億,雖然10月後回復非夏月電價會虧,但全年仍估小盈餘。
問題在於,台電累虧高達4179億,無補助靠舉債做電力投資維護,備感吃力。公司乃依《電業法》可賺5%合理利潤,設定今年至少要賺近300億,盈餘拿去打虧,所以電價仍需調漲。
可是產業電價每度4.27元,已漲過頭,相對現行民生第一段120度以下電價才1.68元、第二段330度以下也僅2.45元(夏月),兩者都遠不敷成本,電價機制長期呈「不公平」現象,急需扭正。
因此台電提案,調漲民生電價前兩段費率,有鑑於一次調到成本要大漲25%,因此僅要求小漲6%方案。另外,現行民生內需產業用電產值衰退,電價減半或凍漲,要求全撤除,回歸常軌。
根據了解,經濟部聽取完台電報告與各方意見後,初步認為民生段調整衝擊基本生活,取消產業優惠更打擊到已受關稅威脅的傳產,因此均不贊成,內部已朝10月全面凍漲定調。
對於電價凍漲,經濟部方面未證實,只說確實工作小組已開完,周一由部長龔明鑫召集各單位了解相關成本與事項,之後就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核定。(中國時報一王玉樹/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