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產業》童子賢:三變因 產能外移難免

時報新聞   2025/09/13 15:53

【時報-台北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2日表示,目前全球的變局有三大變因,分別是關稅、匯率、國際競爭,大型企業或許不必政府操心,但傳產、中小企業會比較辛苦,在中長期布局上,部分產能移往東南亞或海外設廠恐難以避免,若不往外移動降低生產成本,要留在台灣就必須適度發展自動化。

 至於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美國即將與台灣達成重大協議,童子賢說,他猜不到究竟實際內容為何,僅能大概推測應會是個很持平的關稅。

 童子賢12日出席「2025桃園企業高峰會」時指出,關稅、匯率和國際競爭,這三個因素都會影響台灣企業發展與生存。關稅方面,以韓國為例,台灣產業結構與外銷產品結構與韓國有部分重疊,如果韓國關稅目前是15%+N,而台灣若未來公布的新稅率與韓國相同,便站在同樣基礎上,若有不同,無論高或低,都會產生影響。同時也需要關注大陸內卷現象影響,大陸競爭對手有政府補貼,不僅產能大又可用價格競爭。

 童子賢認為,與關稅相比,匯率影響更大,川普不希望美元弱勢,但又希望美國製造業有競爭力,但兩者相互矛盾,台灣只能從旁觀察。若是新台幣匯率上升,傳產、中小企業確實會面臨龐大壓力。

 童子賢補充,面對這些變局,台灣科技產業因為有美國科技服務業需要我們的產品合作,因此成本較有轉嫁空間,但傳產、中小企業就會比較辛苦,短期可以硬撐,但從中長期來看,局部的產能外移到東南亞等海外恐怕是難以避免的。

 童子賢也呼籲,在海外設廠,從員工宿舍、飲食、就醫、就學等都要安排,大型企業不用政府操心,但中小企業較為弱勢。所以,可以參考荷蘭、比利時、新加坡等國,由政府成立一些機構,或是組成國家隊,到海外開闢工業區,一條龍處理飲食、就醫、就學等,當中小企業進入工業區時,就可以得到便利性。若中小企業不往外移動降低生產成本,要留在台灣就必須適度發展自動化。

 另外,高雄興達電廠9日發生火警,引起外界關注供電穩定和機組狀況。對此,童子賢表示,興達電廠火警應是偶發事件,不多做評論,不過,還是要呼籲核綠共存,因為核能、綠能都是不排碳的電力,不排碳對於台灣的國際聲望、國際地位、廠商碳稅來說非常重要。(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侯冠州/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