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綠色成長基金 12夥伴到位

【時報-台北電】5月底揭牌、規模百億元的「台灣綠色成長基金」,首批民間合作夥伴到位。環境部表示,與12家搭配投資人將在8月共同投資淨零六大產業新創,現有先鎖定60多家名單陸續篩選,藉由專業機構的投資眼光降低風險、並撬動民間資金扶持綠色新創。
環境部綠色戰略辦公室副執行長吳珮瑜18日說明,綠色成長基金首批12家搭配投資人,共同資金將用於投資綠色新創事業,擴及六大淨零相關產業,包括資源循環、節能增效、永續能源儲能、數位低碳技術、碳捕捉負碳、氣候變遷調適等,併肩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
入列首批12家搭配投資人名單,創投與管顧領域夥伴有10家,包含中華開發資本、兆豐管顧等;企業創投夥伴有台灣大哥大;加速器夥伴有斯伯克國際創投。吳珮瑜表示,12家法人機構各自對不同產業有強項或專精,也能對於被投企業相關輔導幫助。
搭配投資人模式,將能打破外界位於基金運用的疑慮。環境部次長葉俊宏表示,採用搭配投資人模式,可藉由專業投資眼光,共同找出具潛力的新創事業。在投資標的選擇上,環境部也說明篩選兩大標準:一是報酬率考量、二是新創必須對淨零有效益。搭配民間創投,同時也有撬動民間資金達到倍增效益,依不同項目搭配投資人將以不同比例與成長基金共同投資,官民資金合作促成2050大目標淨零領域。
葉俊宏透露,諸如資源循環產業,台灣半導體製程有許多廢棄物,若能將其循環利用將有莫大商機,環境部也先一步整理140家污水處理等有潛力的淨零新創名單,初步篩選出60多家進入評估,將陸續提供給12家夥伴媒合,獲青睞新創可得0.2億~1億元的投資。
接著,8月中旬還有台灣創投年會將舉辦,將在會上持續尋找夥伴與媒合投資標的。
對於綠色成長基金的下一步規劃,吳珮瑜表示,專業機構搭配合作能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因此會持續擴大夥伴陣容,預計分別在9月、12月遴選第2批、第3批搭配投資人,除創投管顧、企業創投、加速器等領域外,也有意尋覓金融機構夥伴加入。據悉,整體上能達到30家左右的搭配投資人。(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日興/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