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各報要聞》難面見川普 我關稅談判居劣勢

時報新聞   2025/09/13 10:06

【時報-台北電】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1日受訪時透露,美方即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台美關稅談判似乎終於露曙光,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事實上,台美談判進展已比許多國家來得慢,一大原因就輸在雙方之間沒有正式邦交,台灣無法直接與美國總統川普面對面談判,商定協議。

 《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報導說,當世界各國領導人爭相排隊,搶著與川普磋商貿易政策時,台灣官員心裡卻很明白,自己無法享有這樣的特權。因為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台美之間幾乎不可能舉行任何領袖層級的會談。

 台灣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向該報表示,「台灣的情況非常不同,只能以非官方方式和川普打交道。」「如果我們能到川普的辦公室見他,對我們而言就是一種勝利了,但這種事根本不太會發生。」不過,吳志中仍對台美談判的前景感到樂觀,稱他相信「川普很有想像力」。

 《華盛頓觀察家報》另引述中經院長連賢明指出,「台灣的情況更加複雜,因為台灣無法與川普本人直接接觸」,「而對於達成協議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連賢明認為,台灣在台美談判中提出的對案,因為無法直接向川普推銷,最終能否讓白宮滿意還很難說。他說:「你必須與川普面對面談判,因為他喜歡達成協議,並讓他覺得自己確實贏了。」

 7月31日,白宮公布新調整的對等關稅清單,台灣稅率定為20%,高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的15%。台灣與日韓同稅率的希望落空,後來還注意到20%稅率得再疊加原有關稅,而日本的15%稅率已確定不會疊加至既有關稅上。台灣經貿團隊正爭取20%「暫時性稅率」能再調降,並且不疊加原稅率。

 事實上,在白宮更新對等關稅前夕,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曾說,台美已完成技術性磋商,就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經濟安全等議題達成一定共識,也商討投資、採購等台美經貿合作議題,並以此進行聯合聲明的磋商。至於稅率何時宣布,李慧芝表示,需等待美國政府決策流程。換言之,台美是否敲定協議,最終仍需川普點頭同意。(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王嘉源/綜合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